初秋,走在大慶油田的道路上,一個個忙碌的磕頭機,一部部聳立的鉆塔,正為這里的振興發展積蓄力量。
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處,改革開放40年來,胸懷大局的大慶石油人矢志不渝“我為祖國獻石油”,為國家經濟發展的迫切能源需求“加油增氣”。
大慶油田創造了世界同類油田開發史上的奇跡:1976年起,實現年產原油5000萬噸以上持續27年高產穩產,實現年產原油4000萬噸以上連續12年持續穩產。這一輝煌的篇章,見證并經歷著國家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進程。
如今,已經開發建設了59年的大慶油田身姿依然矯鍵。“當好標桿旗幟,建設百年油田”,探索老油田的發展新路,大慶油田展示著資源型國有企業的張力與活力。
大慶油田大壓裂突圍致密油藏。圖為大壓裂現場
創新之役——
科技生命線筑牢發展根基
“資源有限,科技無限”,懸掛在大慶油田研究院實驗室前廳的幾個大字,格外醒目。8月19日,黑龍江省致密油和泥巖油成藏研究重點實驗室在這里揭牌,將致力打造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應用基礎研究平臺。
因油而生,因科技而興。改革開放以來,大慶油田3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大慶油田勘探開發成果與“兩彈一星”共同載入我國科技發展史冊。
曾經,大慶油田厚厚的油層剩下的大多是被業內認為“不具備工業開采價值”的“表外儲層”,甚至被列為“開采禁區”。“你越搖頭,我越感到挑戰來了。”時任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副總地質師的王啟民,和同伴們歷經7年摸索出開發“表外儲層”技術。就是用這些所謂的“針頭線腦”“邊角廢料”,王啟民們又為大慶增加了一個地質儲量7.4億噸的“大油田”。
三元復合驅技術是新時期大慶油田的戰略性接替技術,歷經30多年攻關。“僅表面活性劑的研發,最初3年就經歷了4000多次失敗。”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總工程師伍曉林率領創新團隊,在2001年啃下這塊最硬的骨頭,自主創新研發的“國字號”表面活性劑,成本比國外降低了40%。
從巖縫里“洗”出石油,大慶油田三元復合驅油技術工業應用提高采收率20個百分點以上,目前年生產原油400萬噸以上,相當于又找到了一個中型油田,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大規模工業化應用三元復合驅技術的國家,踐行了中國創造。
進入雙特高開發階段,大慶油田創新科研管理,按下科技攻關快進鍵。
2016年,大慶油田對承擔“十三五”重大科技專項的13個課題長全面實施競聘上崗,建立以課題長為核心的市場化、開放式科研攻關模式。探索建立雙序列成長通道,技術序列和管理序列在一定條件下轉換和晉升,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制訂青年科技英才培養計劃,探索建立青年骨干成長通道。
新時期,大慶油田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戰略,努力走以技術增資源、以技術保穩產、以技術提效益的發展之路。
破局之道——
探尋油氣主業延壽藥方
一個成熟油田能夠持續性穩產,對于國家能源安全至關重要。
面對后備資源不足,勘探對象日益復雜,發現難度、提交效益儲量難度增大,發展的最大困擾來自資源,突圍的最大挑戰正是勘探。
勘探者的思想有多解放,發展的空間就有多大。近幾年,大慶油田依靠世界領先的三大特色勘探技術,大力實施效益勘探、風險勘探、戰略勘探,打破“壁壘”圈“油龍”,重點目標領域不斷拓展,取得可喜成果。
大慶油田逐步形成了成熟的高產高效井部署策略,建立了富油凹陷高效勘探開發模式,大力實施“雙百”工程,從勘探程度較高的老探區到新領域、新層系,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戰略發現和重大突破。
今后一個時期,大慶油田將聚焦“兩個5000”目標。石油勘探,今后5年內年均提交優質可動用探明地質儲量要達到5000萬噸;天然氣勘探,今后5年至8年內提交規模優質探明儲量要達到5000億立方米。
產量是大局,是根本。在油田開發上,大慶采油人由精細開發向精準開發轉變。精準認識地下、精準方案設計、精準工藝措施,精雕細刻、精益求精,以實現開發整體效果最佳、總體效益最優。
近年來,大慶油田主要開發技術指標箭頭一路朝上,主力油田采收率已突破50%,高出國外同類油田10個至15個百分點。水驅精準挖潛技術、二類油層化學驅技術、致密油有效動用技術取得新進展,現場應用見到明顯效果。
大慶油田采氣分公司員工精細管理每口井,發現井上立新功
在大慶地下找到天然氣,是油田幾代人的夢想。十幾年間,大慶油田不斷加大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從“一油獨大”到“油氣并舉”,如今,已將天然氣業務作為戰略性、成長性、價值性工程來抓,將其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進一步加快增儲上產步伐,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主營業務實現結構優化、轉型升級。
2017年,大慶油田天然氣產量首次突破40億立方米,深層氣在新領域新層系獲得新進展。隨著天然氣勘探坐穩松遼,打好塔東、潼南兩記“重拳”,“大油田+大氣田”將成為“當好標桿旗幟,建設百年油田”的有力支撐。
改革之路——
一場永不停歇的遠征
深化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大慶人從不懼怕改革,時光年輪里鐫刻著鮮明的記憶。
在國家改革開放之初,人民日報就在頭版頭條刊發《要有“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氣》,向全國推廣大慶油田解放思想、大膽實踐,用經濟方法管理經濟的經驗。1981年9月,石油部對大慶實行原油產量包干。當年年末,大慶召開推行經濟責任制座談會,頒布《推行經濟責任制實施辦法》。1993年,作為國內陸上石油第一家股份制公司,大慶頭臺油田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成立,這是中國石油、大慶油田與地方合資合作開發邊際低產油田的第一次嘗試。在大慶油田身上,記錄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歷史巨變,也深深烙印著國企輝煌、突圍、改革、進步的方方面面。
對于大慶油田,外界的關注點不僅是油田的產量,也關心著這里改革創新的力度。企業具有經濟屬性,新時期,改革是大慶油田極其重要的一道“必答題”,也是攸關命運的“采分點”。
近年來,大慶油田不僅提升管理水平降本增效,深化改革也蹄疾步穩、有序推進。
2015年8月,大慶油田出臺《關于開展擴大經營自主權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7家試點單位運行以來活力迸發。今年,試點改革擴范圍、擴規模,鉆探工程公司、昆侖集團、頭臺油田、重慶分公司、龍西難采儲量示范區等單位進入試點行列,深入推進“五自”經營機制增加活力。
2017年出臺的《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全面深化改革指導意見》,是路線圖,也是時間表。當年11月中國石油集團電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中油電能調結構、轉機制,產業布局更優。機關機構大幅壓縮,總部機關科級以上機構由54個壓減為“7部1室1站”,總人數由445人壓減為100個管理崗位。
專業化重組扎實有序推進,物探業務明確整體劃轉方式,進行移交前的準備工作。企業辦社會職能剝離移交穩妥實施,民用供水、物業、供熱相繼簽訂正式分離移交協議。公司機關改革已優化調整機關機構,向輕身健體、精干高效邁進。
“真正走上改革之路后,路是越走越寬的。推開窗子我們可能看到的是風景,但當我們真正敢于推開門走出去,我們就成為了風景。”這是發展轉型后中油電能人的感觸,也是面對改革的大慶石油人的心聲。
大慶采二技師協會量體裁衣重實踐。圖為培訓現場,員工正在學習皮帶調整方法
開放之姿——
一幅共享共贏的新畫卷
如今的大慶油田,高樓林立,車流如織,環境宜人。“咬定青山”才有“金山銀山”,讓美麗與發展同行,“綠色生態油田”已經成為這里最亮麗的名片。
推進國家級綠色礦山建設,大慶油田將綠色礦山建設,融入“當好標桿旗幟,建設百年油田”奮斗目標,“一張藍圖”繪出了天藍、地綠、水清的幸福生活,繪出了振興發展的美好圖景。
這里的綠色礦山建設,不是簡單的“披綠”,而是既關注地下,在資源持續利用方面做文章,也重視地上,以生態環境整治與培育為重點,又兼顧大氣排放控制,建立立體式綠色礦山建設體系。2016年7月25日,人民日報刊登報道《黑色油田綻放綠色生機》,介紹了大慶油田將環保理念融入油氣勘探開發整個周期的生動實踐。
走進大慶,吸引人的不僅是藍天碧水、花鳥綠地,更深的驚喜是這里開放的理念、共贏的奮進。
這里,正向國際化資源創新型企業努力跨越。
“走出去”正成為大慶油田重要的經濟增長極。1998年進入國際市場以來,大慶油田的海外業務項目已經覆蓋至26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900名員工,其中外方人員占比超過60%。構建做大中東、深耕非洲、發展中亞、拓展亞太、介入美洲市場格局。今年上半年,大慶海外市場收入52.55億元,同比增長43.3%,增收創效能力進一步提升。今年大慶油田海外權益有望突破600萬噸。
這里,正向開放共享共贏的現代企業大步邁進。
鐵人廣場上,鐵人王進喜巨大雕像高高矗立,到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以鐵人命名的鐵人學院,成為17家全國黨員教育培訓示范基地中唯一的國企培訓機構。這片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沃土,不僅以“老”的深厚精神底蘊令人贊譽,也以“新”的與時俱進吸引目光。
今年6月,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深圳,大慶油田對話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跨行業牽手,構建有效共贏模式,讓傳承傳統與創新活力融合交匯。7月,在西部的希望之地,大慶油田與塔里木油田實施戰略聯盟合作,進一步深化各領域合作,攜手共建塔里木大場面。
時間靜靜流淌,推開時光之門,新時代的朝陽已躍升在地平線上。
未來的大慶油田什么樣?站在歷史榮光中,“當好標桿旗幟,建設百年油田”,發展的答案,就在大慶油田振興發展的百年藍圖中,就在大慶油田奮進者的腳步里。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