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4日18:45分,「上燃動力20周年」的燈光字樣,同時出現在上海陸家嘴、上燃大廈和紐約時代廣場。
一家命運起伏的老牌氫燃料電池系統集成商,在氫能回春的這個冬天,以穿越時空的閃爍燈光,向左,打望它過去不平凡的20年,向右,又照見它的新生。
20年前,伴隨國家「863」電動汽車計劃啟動,「三縱三橫」路線鋪就,在一個幾乎不為人知的冷門領域,以萬鋼同志(原科技部部長、現任中國科協主席)回國作為公認的重要節點,上海出現一場創造性的政產學研企聯合創新,一段被情懷賦能的閃光日子,和一家數次開創中國燃料電池事業先河的公司。
20年里,中國氫燃料電池領域波瀾不斷、跌宕發展,在時空的延綿中,有高潮有低谷,有離開有堅守,被時代之手推來搡去的上燃動力,在一批關鍵人物的堅持和佑護下,奮力躲開命運之箭,在艱難時期保留了火種。
20年后,已經并入長城體系的上燃動力,站在歷史的交叉口,既連接過去,又對接未來,它的轉折和重啟,預示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的商業化,在雙碳大勢下,開始走出幽暗的森林,抬頭看見了太陽。
上燃動力20年,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促進中心和能鏡尋訪其間的關鍵人物,推出【上燃動力20 年口述歷史】,分別從政府、科研、整車廠、關鍵零部件以及新起點等不同視角,講述上燃動力令人無法忽視的往事。
這段歷史不僅屬于上海和上燃動力,更是中國氫能產業20年的一個縮影,一扇窗戶,每一個在起伏和幽暗中堅持的氫能人,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看到身邊的同行人。
今天的講述者,時任上海市科委副處長、現上海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馬興發,是上燃動力體制創新的積極推動者之一。
在某種程度上,上海市科委是上燃動力得以落地成型的關鍵引擎,政府力量的積極介入,給后續各個股東的進入鋪平了道路,更重要的是,這場具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體制創新,解決了「產學研兩層皮」的沉疴,在不同訴求之間找到了平衡之道,也讓上燃動力具有了穿越歲月而屹立不倒的案例價值。
以下是干頻的口述整理
引子
故事還得先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講起。
那時,上海交通道路資源條件并不好,車輛保有量和出行頻率不斷增加,燃油助力車遍布全市,光在冊的燃油助力車約有70多萬輛,交通阻塞時有發生,同時,汽車尾氣排放使得城市污染變得嚴重。
其實,上海是全國最早擁有有軌電車的城市,最多的時候,1000多輛在路上跑,好似一道風景線。但隨著城市發展,電車因架空線影響市容景觀,越來越不適應城市規劃布局的要求。后來,電車逐步萎縮,取而代之的,是風頭正勁的傳統燃油車輛。
后來,污染問題隨之而來,不只是上海,很多大城市都面臨相似困境。于是,1999年4月,國家科技部等有關部委開始聯合組織實施一項空氣凈化工程——清潔汽車行動,上海被列入首批試點示范城市。
但上海的思考和行動,卻早在1996年就已開始。作為組織和推動科技創新的政府部門,科委的職責之一,就是不斷探索新技術,并積極開展示范應用,不斷推動走向成熟,待條件具備后,由上海交通主管部門去組織擴大應用。
我們從產品、零部件體系以及應用場景做了很多思考,也去過相關發達國家調研,探索和嘗試如何把清潔能源和交通工具結合,去解決發展與環境間的矛盾問題。
比如,開發液化石油氣LPG汽車,用相對清潔的液化石油氣替代汽油,給汽車尾部戴「口罩」(三元催化裝置、車用柴油機顆粒物減排系統),來解決汽車尾氣排放、研制電動自行車來替代燃油助動車,等等問題。
后來,LPG被作為重要應用方向,首先在運行頻率最高的出租車行業試點。高峰時期,上海有110多座LPG加氣站,4萬多輛LPG出租車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
LPG汽車曾一度輝煌,后因資源條件、價格、維修、管理等綜合因素,慢慢走向沒落。其間,我們還開發壓縮天然氣汽車(CNG),引進國外CNG發動機,并打造了幾條線路,在上海推廣后,國產CNG發動機代替進口的同時,帶動了上海CNG發動機在國際上的熱銷。
與之對應的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從標準規范、到落地驗收、試用改進,也都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體系。
當時,上海市對各類新能源汽車技術高度重視,勇于嘗試,形成了一種開明、務實,有創新力的氛圍,其初心,就是為了讓天更藍,讓百姓生命更健康。
從政府到科研單位,從整車廠到用戶百姓,都在慢慢接受新能源汽車技術,這些為后來布局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發和商業化探索,積累了寶貴地經驗、做好了重要的鋪墊。
初識氫能與醞釀創新
我最早接觸氫能源技術,是在1999年。
當時上海有家“神力”公司,做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堆研發,創始人是胡里清,畢業于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后來出國,回國創辦神力后,拿到風險投資,來找我們,希望科委能支持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研發。
我對氫的認知由此開始。當時還懵懵懂懂,但感覺技術方向對頭,可以先做一個嘗試,支持開展課題研究,同時組織復旦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專家一起參與質子交換膜和催化劑的研制。
2000年底、2001年初,萬鋼同志回國,創建上海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牽頭發起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究和布局工作。他想把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未來著重發展的目標,從現在來看很有遠見。
那時,科委已對氫燃料電池已經有一些基本認識,也考慮予以支持。
我當時是主管此事的副處長。此前因跟同濟大學專家一起研發LPG和天然氣汽車,建立了工作關系,他們中很多人也是科委研究團隊的參與者,于是把我推薦給萬教授,一起商量事情如何運作,科委怎樣支持。
多次接觸以后,萬教授對我們此前所做的工作有了了解。比如,他關注加氣站,認為上海要發展氫燃料電池產業,得有基礎設施和網絡,才有可能做成。
當時加氫站建設的時候,沒有相關技術標準參考,只能沿用傳統的標準。比如加氫站周邊500米內不能有住宅等建筑物,也不能和加油站混建,上海寸土寸金,哪有地方能輕而易舉拿來支持技術研發,而且還涉及基建消防安全等各種復雜情況。這個時候,我們當年做加氣站的經驗派上了用場,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手段和方法來解決安全距離的問題。
要做,就得突破規范、提高標準、創新技術,還要解決社會關系、利益平衡等方方面面的事。這些都成了此后建設加氫站的鋪墊和準備。
傳統汽車行業涉及面廣、布局深厚,砸掉舊飯碗不容易,拿起新飯碗更難,汽車行業也是一個傳統的、根深蒂固的、難以撼動的產業,大家對新的東西的接受有一個從認識到實踐、不斷深入的過程,一開始時不一定會積極支持。
這時候,就需要政府往前邁,有節奏地推動事情向前走。
為解決「產學研、兩張皮」的現象。上海市科委希望氫燃料電池汽車在開始布局時,能不落窠臼,要探索新的模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認為,搞氫燃料電池汽車,一定得有公司化運作,要有市場介入,于是,最終確定一部分以科研經費支持,同時,一部分通過眾籌,成立股份制公司。
上燃動力即將破殼而出。
一個創舉
模式有了,但真正落地并不容易。上海市科委作為推動者,除了提供經費,還要負責去跟目標股東一家家去溝通。
我陪同當時市科委分管副主任,一起去找同濟大學校長。起初,校方也有一些顧慮,認為由學校組建公司,推進產業化比較難。但是溝通以后,校方還是決定支持成立公司。
那時候,中國石油50%依賴進口,一旦風險降臨,能源安全便是頭等大事。如果不去探索新能源發展,中國將永遠跟在別人屁股后面,乃至被人“卡脖子”。但氫作為可再生能源的伴生能源,在能源低碳甚至零碳方面前景廣闊,所以上海市領導,以及市發改委、市經信委等部門都很支持氫能源汽車發展。
當然,也有人談氫色變,對它的安全性有所顧慮,我們為此做了很多勘誤和科學知識普及工作,比如,氫并不像天然氣會聚集,而是容易擴散,只要通風條件好,再加上行之有效的的技術手段,還是安全的。
事情朝前推進。萬鋼同志牽頭組織專家團隊開展大量深入系統調研和協調推進工作,公司雛形漸漸浮出水面。
市科委決定拿出一部分資金來支持科研,同時積極支持上海科技投資公司,由其推動籌建上燃動力公司。以科技投資公司出資的540萬元作為基數,上海市經委委托上海工業投資(集團)公司、同濟大學全資子公司上海同濟企業管理中心、信息產業部電子第二十一所都進行了跟投。
考慮到整車廠要在其中起到牽引作用,上海市領導請來上汽參與其中做主導,上汽拿出600萬元,成為大股東,派駐了董事長,又考慮到公司激勵機制,遂留出小部分股份給團隊。順利完成了股份制公司的組建。
有政府推動,有學校研究所參與,有整車廠介入,又有股權激勵,這就是上燃動力最初的架構,它在體制機制上開創了先河,是政產學研聯合推動產業發展的一次創新嘗試。
回想起來,這是一次非常不容易的探索,在短短不到一年時間里,大家確定合作模式、在各種利益考量中達成共識、彼此黏合,的確是一個創舉,具有標桿意義。
萬鋼同志的“引路”
2001年12月24日,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上汽派駐主管技術的副總裁陳因達同志任董事長,萬鋼同志任總經理。
回國前,萬鋼同志已經在德國奧迪工作了11年,從基層工程師,做到總規劃部高級技術經理,專業地位和知名度已經很高,但在上燃動力,萬鋼總經理開始顯現他的搞企業的優秀領導能力——超強的組織協調能力、推動能力和大局觀。
雖然上燃動力多方股東因共識走到一起,但各方利益訴求畢竟不同,大家經常各抒己見、各有主張。萬鋼同志兼聽不同訴求,兼顧不同愿望,還屢屢有所創新,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個地方。
一是遴選制度的創新。
當時,上燃動力和相關零部件配套單位,都鉚著一股勁兒,希望能把事情做好。為了找到最合適的合作伙伴,萬鋼同志設定項目遴選制——同一種類零部件產品可選擇不同研發生產公司,在初期都進入合作框架,捆綁在一起做聯合開發,在實際應用中,持續考察,最終選中最好和最適合的零部件公司進入下一步聯合攻關,不合適的淘汰出局。
這種「賽馬」機制,對企業創新有很強的正向拉動力,催生了一批產業鏈公司快速成長,也讓上燃動力用了三四年時間,就把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整個研究明白了。
二是動力總成平臺的創新探索。
當時,上燃動力有一個目標,希望可以做出模塊化動力總成平臺,把氫燃料電池系統、底盤結構等等都集成好,其他企業來組裝即可。就好比賣毛坯房,里面基礎的結構都有了,入住只需裝修。此事一旦做好做成,可以節省很多企業相關研發投入。上汽大眾帕薩特、上汽榮威、一汽奔騰、奇瑞東方之子、長安逸動等燃料電池汽車車型,都是在這個動力總成平臺的基礎上研發出來的。
其間涉及諸多復雜問題。因為即使是組裝,也并非簡單安個殼子,而是要做一系列試驗,包括動力試驗、防撞試驗、氫電安全試驗等等,牽涉核心技術、關鍵數據和參與公司的角色定位,經歷許多中間環節和工藝流程。
但從這場始于20年前的思考和探索中,可以看到那一代人的創新精神。
科技部門的支持和推動
這種精神和情懷,在上燃動力成立之初,從各個合作伙伴身上都能看得到。從2002年到2004年,他們開發超越一號、超越二號、超越三號,每年迭代,壓力很大。每次我們過去,辦公室都是燈火通明,大家夜以繼日,不眠不休。
在兩三年時間里,從小的樣品開始,一點點開發、集成、組裝、改進,變成像樣的、能在道路上馳騁的交通工具,非常不容易。
20年過去了,往事歷歷在目,心里充滿感慨、感觸和感激。當年若不是政府的果斷決策、大力支持,專家們的潛心研究、攻堅克難,以及企業的參與和機制創新,此事又談何容易。大家都有情懷,目的都很純粹,就是想把事情干好。
作為此事政府層面的推動者,科委除了科研資金的支持,還幫助協調立項基金,同時促成了體制機制的創新。其后,對于上燃動力的發展,更是全方位且穩定地給予各種支持。
上燃動力最好的發展時期是2010年。正逢上海舉辦世博會,時任科技部部長的萬鋼同志,提出世博園要有新能源汽車展示,要做到零排放、零污染。
那時,大家每個禮拜開一次會,科技部處長也專程從北京趕過來,一起商量示范車型的用途、規格、尺寸等等,定下來就趕緊去做樣車,試用完,再調整。
累是肯定的,但大家心里都憋著一股勁,要在世博會的關鍵節點,保質、保量,安全、可行地完成任務。
最后,超過1000輛新能源汽車參與到了服務中去,其中包括上燃動力和上汽研制的100多輛燃料電池低速觀光車、40多輛燃料電池乘用車以及6輛燃料電池大巴,其數量、品種、改制規格、運行時間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萬鋼同志也對世博會新能源汽車給予了高度評價,社會影響也很好。
上燃動力的工作人員作為主力軍,在園區里做服務,解決問題,收集數據,我們則在項目和運營環境上予以各種支持。
園區里運行的6輛大巴車,是上燃動力與聯合國的合作項目,一輛需要接近100萬美金,這還是通過自主研發的效果,已經比幾年前在北京示范的、從德國奔馳公司花180萬美金一輛買的價格下降了差不多一半,聯合國給的錢很少,不夠用,還得加上運行、日常維護和加氫的成本,政府這個時候就要跟得上。
除項目資金,科委當時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跟不同部門溝通協調各類管理服務工作。
比如,沒目錄,要和國家主管部門溝通上目錄;停車難,要和公交部門溝通停車位;加氫站沒有標準,要去和多個部門溝通協調建站問題,還有公安、消防等等,涉及1000多輛車的維護、加氫、運行等各類細節。
很多事情并非現成所有,解決問題,很多時候需要突破原有標準和規則。
那個時候,只要世博車輛運行單位電話一響,心就立刻提到嗓子眼,夏季大熱天趕緊奔赴現場去解決問題。這并非大家不寬容,其實,上海的創新環境和各部門配合支持度很高,只是新事物出現,都有認知和接受的過程。
世博會新能源汽車的成功示范,有效地拉動了整車廠、零部件公司的創新,還把用戶和應用結合在一起,形成聯動。通過重大活動牽引產業發展和創新發展,為國家、為上海提供了很好的模式和范例。
上燃動力不只是一個名字
在研發時,科委、發改委、經信委等部門通力合作、密切聯系。我們建有工作專班,經常溝通,同時發揮好專家作用,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和困難。
在世博會期間,我們與世博局、上汽、巴士公交積極溝通、大力推進。
世博會之后,氫燃料電池領域經歷了諸多波折,上燃動力也隨大勢起伏飄搖,當年那段閃光的歲月曾一度塵封。
2020年,國家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之后,氫能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自2018年并入長城體系的上燃動力也開始獲得新生。
今年,上燃動力20歲,它過往的經驗和曾經的輝煌,值得總結,也需要被更多的人了解,因為「上燃動力」不只是一個名字,它曾在一片創新沃土中誕生,是當年政產學研合作的一個機制體制革新的經典案例,它培養的大量人才,如今活躍在氫燃料電池各個重要的領域。我們當時作為科技工作戰線上的普通一員,能參與、見證和推動這樣一場創新,并堅持和大家戰斗在一線,與有榮焉。
現在,上燃動力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有了新目標、新定位,無論是分布式能源解決方案的提供商,還是清潔能源科技公司,在新的時代背景和氫能的重要性被重新認知的當下,都是應時應景且有實際需求的。
與過往不同的是,上燃動力如今面臨的是一個更趨生態化的商業環境,要結合自身優勢,創造可行的路徑、方法,與志同道合的同行,一起協同、規劃和協作,要像20年前一樣,起到示范引領、開路先鋒的作用。
我現在上海市科協工作,希望能和站在新起點的上燃動力一起,在創新、學術、科普和人才方面,有更多交流和合作,也希望20年之后,壯年的上燃動力,能夠以排頭兵和先行者的姿態,帶給所有關心和祝福它的人,更多驚喜。
Tips 馬興發簡歷
馬興發,現任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歷任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社會發展處副處長、處長,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發展計劃處處長、市科技獎勵辦公室主任,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秘書長,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