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地帶的深圳灣園區,深圳灣科技生態園、軟件產業基地、創投大廈等七大產業園區已基本建成,并動態引進近1000家深圳創新型企業、高成長企業,其中軟件產業基地3年累計實現產值超1000億元,截至目前園區內上市公司48家,其中16家在入園后實現上市目標。深圳以七大園區為標桿,不斷向外輸出“深圳灣”品牌,成批打造具備復合性功能和強大聚合力的產業綜合體。
培育企業發展壯大的樂土
安煋車聯網是入駐深圳灣創業廣場首批孵化器星云加速器的第一批企業,如今早已“畢業”,自租在深圳灣園區辦公。2017年,安煋信息同全球最大的掛車企業中集車輛合作,成立了星火車聯,專注于智能掛車的研發。僅用一年多時間,該公司就成了智能掛車的領頭羊企業,并獲得德國產業巨頭克諾爾的認可和投資。
“深圳灣創業廣場是一個產生創業基因的地方。”安煋車聯網創始人方先洋表示,深圳灣創業廣場在剛開街時就表現出很高的規格,吸引了許多政府團和企業團前來參觀,再加上孵化器提供的行業資訊全面及時,讓他們得以在創業早期就拿到大額訂單。他認為,深圳灣園區能夠在年內發展成為南山區和深圳的創新中心,投控公司及深圳灣科技發展公司的國資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讓這里成為培育企業發展壯大的樂土。
改革開放40年,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已發展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然而空間資源緊缺、人力成本攀升等外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科技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和重大關鍵項目的落地。“圈層梯度”戰略的制定是國資國企助力深圳打造全球創新之都的關鍵路徑。
據深圳市國資委負責人介紹,“圈層梯度”以深圳灣超級總部為基點、以深圳為平臺、以全國乃至全球為舞臺,從微觀要素、中觀集群和宏觀生態3個尺度規劃了未來產業的空間形態。具體來講,技術創新、文化創意、現代服務等環節將鎖定在深圳灣核心圈層(第一圈層),由深圳市其他區域組成的基石圈層(第二圈層)則布局新興產業的高端制造基地和科創總部。在衛星圈層(第三圈層)將根據當地產業基礎及資源優勢布局智能制造和供應鏈中心,與核心+基石圈層錯位協同發展。在輻射圈層(第四圈層),則基于當地的科研創新要素、制造基礎、服務與應用環節需求進行布局,與深圳市內的研發、高端制造環節形成協同,推動兩地產業的協同升級。而在海外圈層(第五圈層)中,通過設立創新中心,積極將創新高地的技術、人才等最高端的科創要素導入深圳,服務于深圳的創新發展。
“一區多園”模式2.0深圳升級版的本質則是從網絡效應出發,構建分布式有效節點,通過多個園區的聯結構成虹吸網絡,將技術、資金、人才等要素通過創新產業生態蓄積在“深圳灣”園區中,形成區別于傳統園區的運營模式。
“深圳灣”從國內輻射至海外
“圈層梯度”“一區多園”戰略制定后,一系列行動漸次展開,先是輸往全國各地,繼而“復制”到海外,唱響“深圳灣”產業園區品牌,深圳國資國企也因此聲名遠揚。
深圳灣園區在“圈層梯度”戰略、“一區多園”模式的催化下正加速蝶變。走進位于核心圈層(第一圈層)、總建筑面積約360萬平方米的深圳灣核心園區,可以看到這里已引進包括三星、SK電訊、北汽、保利等8家世界500強企業,聯發科、微眾銀行等近100家行業領軍企業,順豐控股、路暢科技等近50家上市公司(不含新三板),國泰君安、澳銀資本、國信證券近100家頂級金融機構。深圳灣核心園區之一的軟件產業基地,開園3年來園區企業共產生專利2050件(其中發明專利903件)、PCT申請275件。2015年才搬到深圳灣核心園區的優克聯公司,專注于移動終端、無線通信產品、移動寬帶等開發和服務。據其聯合創始人況忠琪介紹,他們研發的產品遍布全球130多個國家,成為WiFi國際漫游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的企業,年營收由幾百萬發展到5個多億。
基石圈層(第二圈層)中,正在推動深港特別合作區、前海國風投大廈、深汕科技生態城等重點項目的開發建設。據此,深圳市內已率先形成園區開發運營的高地和樣板,品牌效應開始顯現。
借助“深圳灣”的品牌勢能,投控公司分別在衛星圈層(第三圈層)和輻射圈層(第四圈層)中積極拓展東莞清溪科技生態城、保定深圳園和武漢漢江灣科創總部等項目,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城市群和長江中游城市群的資源鏈接,為深圳市產業的有序導流提供空間保障。
在海外圈層(第五圈層)中,今年6月18日深圳灣硅谷創新中心已正式開業,并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完成首個創業孵化成功案例。目前,比利時、波士頓等創新中心正在順利推進中,未來全球頂尖創新要素將匯聚于“深圳灣”,有效提升深圳參與全球高端創新資源配置的能力。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