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行走在八閩大地,每到一處都能感受到水利高質量發(fā)展的強勁脈動。
水利投資規(guī)模居全國前列,河湖生態(tài)環(huán)境全國領先,水土保持“長汀經驗”走向世界,小型水庫社會化管養(yǎng)在全國率先實現全覆蓋,流域治理管理全面強化……在2021年治水“大考”中,福建交出了一份領跑“成績單”。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fā)展超越,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戰(zhàn)略。站在建黨百年的新起點,面對新形勢新挑戰(zhàn),如何圍繞這一重大戰(zhàn)略,用更高質量的工作把水的問題解決得更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新需要?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福建提出“堅持‘三下沉’工作法,建設‘一河一網一平臺’”。短短17個字,道出了福建水利的務實作風,列出了接續(xù)奮斗的任務清單,搭建了支撐新階段福建高質量發(fā)展超越的水利架構。
“建設‘一河一網一平臺’是福建水利系統(tǒng)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水利部‘三對標、一規(guī)劃’專項行動要求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fā)展超越部署,加快水利改革發(fā)展的關鍵之舉。”福建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劉琳的話擲地有聲,“我們將重點推進8大任務、19類1021個項目。建設總投資3092億元,其中‘十四五’投資1807億元。”
在“十四五”建設關鍵之年,福建再次用強有力的水利擔當,踏上了發(fā)展超越的趕考之路。
持續(xù)打造幸福河
實現江河安瀾、河川秀麗、人民滿意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談起河湖治理與保護,福建人引以為豪:木蘭溪從洪水泛濫到“流域系統(tǒng)治理樣板”,勾勒出莆田治水興城的幸福模樣;筼筜湖經過大規(guī)模的綜合整治,從昔日臭水湖,變身為水清岸綠、鳥語花香的廈門“城市會客廳”……
作為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創(chuàng)新實踐地,福建一直以來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的治水理念和實踐經驗。碧水清流,見證了“系統(tǒng)治理,久久為功,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生動實踐。
冬日暖陽下,福州晉安河畔綠意盎然,行人絡繹不絕,或閑庭信步,或談笑風生。樹影婆娑間,兩岸美景與當地百姓的幸福生活倒映在碧綠的河水中蕩漾開來。
晉安河是福州市區(qū)最長、最古老的運河,她不僅承載著福州的千年文脈,更是當地人抹不去的鄉(xiāng)愁記憶。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臭不可聞,80年代魚蝦絕代。”這句曾流傳在老福州人口中的順口溜,道出了晉安河曾經的暗淡時光。
福州市水利局工作人員呂智勇介紹,近年來,福州加大內河綜合治理力度,晉安河成為整治重點。從閩江上游抽水通過新店溪匯入晉安河改善水質;在晉安河南段建設截污設施,將周邊生活污水引入洋里污水處理廠,截斷污染源頭;在沿線開展清淤清障行動……
一系列治水“重拳”、一劑劑治水“良方”,使晉安河水質明顯改善,行洪能力大大增強。景觀提升工程的實施,讓晉安河形成了“碧波蕩漾、閩韻古風”的福州最美內河景觀帶,一躍成為網紅打卡點。
近年來,福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重要講話精神,深化落實河湖長制,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河湖長制“福建模式”,交出了一份碩果累累的答卷——
福建成為全國唯一連續(xù)4年受到國家正向激勵的省份;連續(xù)3年在中組部舉辦的全國河湖長培訓班中授課,河湖長制責任落實、“河湖長制+司法協作”等39項改革舉措列入國家生態(tài)文明試驗區(qū)推廣清單;連續(xù)3年發(fā)布河湖健康藍皮書,河湖健康評價“福建標準”正走向全國……
2021年,福建河湖再次刷新“顏值”:全省河湖水質繼續(xù)保持良好,12條主要流域Ⅰ~Ⅲ類水質達96%,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4.2個百分點。
如今,八閩大地美的不只是綠水青山,更是百姓的一張張笑臉,這正是福建水利人堅定不移踐行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持續(xù)打造幸福河的動力源泉。
思路清則方向明。福建明確以河湖長制為抓手,以流域為單元,統(tǒng)籌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強化流域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治理、統(tǒng)一調度、統(tǒng)一管理,籌劃組建閩江、九龍江流域管理局,成立福建省幸福河湖促進會,凝聚社會力量,打造江河安瀾、河川秀麗、人民滿意的幸福河。
“我們把打造幸福河作為‘一河一網一平臺’建設的重點任務。‘十四五’將投資780億元,聚焦流域防洪治理、安全生態(tài)水系建設、水土流失治理三大任務。通過建設真正做到‘水患得到治理、河湖健康美麗’。”劉琳說。
從推廣“高水高排+聯排聯調”福州模式和柘榮經驗、繼續(xù)開展“五江一溪”及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到推廣木蘭溪系統(tǒng)治理經驗、新打造2000公里河流生態(tài)走廊,再到拓展提升“長汀經驗”、推進精準治理深層治理,福建水利人的“幸福事業(yè)”正在奔向新征程。
接續(xù)構建大水網
實現縱橫互濟、集約高效、安全可靠
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是“國之大者”;兩岸一衣帶水的血脈情就是“國之重者”。
福州向東,驅車跨過海峽大橋,來到平潭綜合實驗區(qū)。這里是大陸距離臺灣最近的地方,也是兩岸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
迎著海風,福建省平潭及閩江口水資源配置工程(以下簡稱“一閘三線”)平潭段海壇海峽跨海管道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航道段管周砂袋回填等作業(yè)。
“這個項目是‘一閘三線’的重要控制性工程,需將4根管徑1.22米、長4200米的鋼管下沉海底,是整個工程施工難度最大的部分。目前主體工程基本完成,正在進行收尾作業(yè)。”福建省水利投資集團(平潭)水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翁海洪說。“潛身”海面下的跨海管道,靜待送水上島。
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qū)黨工委書記賴軍介紹,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的“一島兩窗三區(qū)”戰(zhàn)略定位,平潭綜合實驗區(qū)擔負著建設“國際旅游島,閩臺合作窗口、對外開放窗口,新興產業(yè)區(qū)、高端服務區(qū)、宜居生活區(qū)”的使命。然而,淡水資源短缺是平潭發(fā)展的瓶頸。
“水對平潭有著特殊的戰(zhàn)略意義。‘一閘三線’通水后,平潭的日供水能力將從7萬噸提升到70萬噸。2022年,平潭要加快推進城鄉(xiāng)供水一體化。”賴軍強調。
幾公里外,“一閘三線”的后續(xù)配套工程——南部自來水廠二期工程施工現場熱火朝天。翁海洪介紹,南部自來水廠設計總規(guī)模為每日30萬噸,二期項目在一期10萬噸水廠基礎上改擴建為每日20萬噸(深度處理每日30萬噸)。項目投產后,可以實現供水水質由“合格水”向“優(yōu)質水”的提升。
從平潭看全省,福建水利人深知,實現水資源空間均衡配置是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fā)展的應有之義。
早在2012年,福建就擘畫推出《福建大水網規(guī)劃》。多年來,福建久久為功,持續(xù)推進大水網建設。
新階段,福建大水網建設如何走向?藍圖躍然紙上:“十四五”投資1025億元,統(tǒng)籌完善水資源配置骨干網、持續(xù)推進城鄉(xiāng)供水一體化、加快補齊抗旱保供短板,構建縱橫互濟、集約高效、安全可靠的大水網,實現“百姓喝好水、生產不缺水”。
“北面,我們抓緊收口‘一閘三線’,2022年建成通水平潭、長樂、福清;南面,加快實施閩西南水資源配置工程,西水東濟、多源互補,滿足廈門、漳州2035年用水需求。同時,推進霍口、白瀨等一批骨干蓄引調水工程建設;加快推動白石水利樞紐和閩江口城市群、閩東水資源配置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推進建設金門供水水源保障工程,促進閩臺融合發(fā)展。”深入調研思考后,劉琳對統(tǒng)籌完善水資源配置骨干網有了清晰答案。
新階段,福建如何持續(xù)推進城鄉(xiāng)供水一體化?劉琳透露,全省將加快推進,力爭5年內基本完成全省城鄉(xiāng)供水一體化建設任務,推動實現城鄉(xiāng)供水同質同服務,惠及2400萬農村人口,同步加快推進水價改革落地見效。
“我們剛剛迎來建黨百年,倘若此時仍有老百姓喝不上水,那就是我們水利人最大的失職。”作為一名“老水利”,劉琳深知水對老百姓的重要意義。福建大水網建設聚焦加快補齊抗旱保供短板,按照“1年見效、2年解決、3年清零”的安排,實施一批抗旱保供工程,確保遭遇歷史記錄最重旱情,旱區(qū)群眾“有水喝”、重點生產“有水用”。2021年,面對最嚴重干旱,福建把日供水量提高到1.9萬噸,全年共向金門、馬祖供水615萬噸,增幅13%。
民之所憂,必念之;民之所盼,必行之。久久為功建設大水網,福建將好水送上山,送過海,送進村村戶戶,送來了海峽兩岸百姓的生命之源。
整合搭建水平臺
實現一屏管水、一屏看水
“數字福建”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親自開創(chuàng)并大力推動實施的重大戰(zhàn)略。智慧水利建設是水利部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fā)展六條實施路徑之一,數字孿生流域建設更是重中之重。
作為數字水利建設的“優(yōu)等生”,福建如何勾畫數字水利建設新藍圖,備受關注。
劉琳介紹,福建將整合搭建水平臺。具體來說,就是應用數字孿生技術,線上、線下同步發(fā)力,以數字化場景、智能化模擬、精準化決策為路徑,搭建信息共享、管理高效、服務優(yōu)質的水平臺,做到全行業(yè)“一屏管水”、全社會“一屏看水”。
通過數字賦能,讓管理的觸角“耳聰目明”。“線上我們將推進數字水利綜合信息系統(tǒng)建設,聚焦實現全省共建、數據共享,整合優(yōu)化現有17個業(yè)務系統(tǒng),對外建設宣傳展示、服務公眾的便民窗口,對內建設指揮決策、調度監(jiān)管的輔助平臺。”劉琳說。
福州城東北角,一塊37畝的土地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在不久的將來,一座展示“長汀經驗”,濃縮全省成就,擦亮福建名片的現代化、智慧化的福建水土保持科教園將拔地而起。
線下建設福建省水土保持科教園,是福建水平臺建設的兩項重點任務之一。“水土保持科教園具有公益性和社會性,將分為科普教育、科研交流、水文化及水利規(guī)劃展示、‘數字水利’展示和便民服務這五大功能區(qū),共分兩期實施。投用后我們將面向社會開放,讓老百姓共享水利改革發(fā)展帶來的民生福祉。”劉琳滿懷期待地說。
清晰的思路,引領前進方向。“一河一網一平臺”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性、綜合性工程。要把藍圖變成實實在在的發(fā)展成果,必須有行之有效的舉措。福建給出的答案是:堅持“三下沉”工作法。
“第一個是規(guī)劃下沉,做到開門規(guī)劃、上門對接定方案;第二個是服務下沉,通過資金支持、技術支撐和政策解讀做好保障;第三個是干部下沉,廳級掛市、處級掛縣促落實。”劉琳解釋到。
從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與各地對接,逐一制訂時間表、路線圖;到省級融資平臺、設計單位聯動下沉,為地方逐一提供融資、前期、建設、管理全過程服務;再到建立省市縣會商機制,采取“指揮部+項目公司”運作模式,逐一解決基層治水中遇到的難堵點問題,“三下沉”工作法,助力護航“一河一網一平臺”建設。
水潤八閩起宏圖,凝心聚力繪新篇。2022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著重強調要深刻認識、準確把握當前水利工作面臨的形勢,以優(yōu)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站在新的起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fā)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fā)展格局,福建奮力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fā)展的步伐愈發(fā)堅定。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創(chuàng)造出“長汀經驗”的福建水利人,正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與高質量發(fā)展相得益彰的幸福河湖建設中,大水網關乎民生福祉,大平臺匯聚全域力量,踔厲奮發(fā)的強勁動力正在蓄勢升騰,“水夠、水好、水美、水富”的福建水利高質量發(fā)展答卷必將完美呈現。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