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飲食豐富多樣,經過傳承與積累,形成了獨有的飲食文化。季淑芳是一位從事餐飲行業40多年的退休廚師,退休后在北京市豐臺區花鄉鎮劉孟家園居民活動中心地下一層創建了一個“廚師博物館”,地方雖然不大,但里面布滿了他從業以來搜集的菜譜、飲食類雜志和飲食器皿等物件。點點積累,日日沉淀,季淑芳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默默耕耘著自己的夢想。“我的夢想就是通過‘廚師博物館’廣泛交往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將中華菜品文化和飲食文化傳承下去。”季淑芳說這話時,眼神中透露出一份熱情和堅定。
季淑芳向記者介紹收藏的清代食盒
居民區里的博物館
見到季淑芳時,他剛剛從黑龍江回到北京,此行一是探親,再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搜集當地菜譜。“這次在黑龍江又搜集了一些菜譜,花了幾百元,這種菜譜再也不會出版了。”季淑芳告訴記者,他每去到一個地方,必定要去的就是舊貨市場,當地有幾個就盡量逛幾個,“這次收獲的菜譜都是幾十年前的,有沈陽出版社的,也有牡丹江出版社的,如果太重我坐火車不方便,就讓對方快遞過來。”
2017年花鄉鎮拆遷后,季淑芳一家分到了5個兩居室。房間多了,他就琢磨著把這些日積月累的收藏品找個地方好好擺放一下,想看的時候就進房間擺弄擺弄。最終季淑芳拿出了一套房子把它們搬了進去。
此后,季淑芳時常會去看看,在平日遛彎閑逛時也會向街坊鄰居打趣:“沒事去我的博物館看看!”去看過的人都驚訝于鄰居老季竟有這么豐富的收藏。隨著參觀的人越來越多,許多人聞風上門請教學習,還有廚師專門來借閱菜譜。
北京市豐臺區委宣傳部的領導曾到季淑芳的博物館參觀,對季淑芳的這一舉動表示贊嘆。還與他商量是否愿意把這些收藏品擺到專門的地方去,讓更多的人來參觀。
2018年,季淑芳攜帶他的藏品搬到了劉孟家園居民活動中心地下一層,“豐臺區政府特地把這個房間騰給我,大約一百多平方米,水電都不用我負責。”從此,季淑芳每天早上八點準時過來,中午回家吃飯,下午兩點再來。墻上掛上了“廚師博物館”的牌子,門上留有電話,“如果有人來我不在的話就打電話,我只要在北京就會過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慕名而來。
記者看到,這間一百多平方米的屋子里擺滿了季淑芳收藏的菜譜,從清末、民國到現代,還有古代的碗、食盒、炊器等,已達千件。20世紀80年代出版的飲食類雜志,他都按季度重新裝訂,“很多人都借回去看,我也從未拒絕。”
“您看,這個王麻子菜刀,我收藏了得有十多年了,一看這厚度和工藝,就是公私合營前制作的。”季淑芳介紹說。
博物館收藏的公私合營前制作的王麻子菜刀
菜譜收藏與飲食變遷同步
季淑芳是1951年生人,祖輩住在花鄉一帶。據他回憶,小時候這里就是小平房、農田。“那時候每戶人家都有一塊自留地,雖然可以種菜,但是品種稀少,待成熟后就簡單用水煮著吃,那個年代人們生活都困難。”季淑芳回憶道,“小時候家里來客人,父母會叫我跑腿去買兩毛錢的肉、兩毛錢的酒,這就算是招待客人了,等客人走后還得心疼。”他還告訴記者,在憑票供給的年代,冬天要去鄉鎮供銷社換大白菜回來儲存,“記得兩張票換了200斤,那時有的大白菜一顆就有10斤。”
收藏是從季淑芳進入餐飲業后開始的。“1968年,我從豐臺一中畢業,最開始在生產隊工作。1971年,北京市要修盧溝橋的那條小清河,將水流引向涿州,我被抽調過去,后來被派到了食堂工作。當時我們幾個人負責500多人的飯,那時年輕,干勁兒也大。”后來,季淑芳先后被調到花鄉鎮政府接待處食堂和工廠食堂做廚師,當時老字號飯店豐澤園在花鄉建了個分號,季淑芳還被調去半年,后又回鄉政府接待處。
多次調動讓他有了接觸飲食類雜志的機會,他還記得某本雜志是1980年創刊。“上世紀八十年代,我的工資不過二十多塊,那時一本雜志才兩毛錢,訂一年要四塊多,我還不止訂一種。”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能舍下心來花這個錢的可謂少之又少。直到今天,他依然在找尋那些老菜譜與老雜志。“把我收藏的以前和近幾年的菜譜做個對比就可以發現,那個年代魯菜在北京比較盛行,菜譜上的菜也比較少,大都是傳統菜,后來川菜、粵菜、湘菜逐漸進了北京,我收藏的菜譜也越來越豐富。”
改革開放之后,北京的經濟也開始搞活,作為首都,自然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前來。“一年又一年,食物品種多了,北京本土的餐飲業開始發展。2000年之后,外地人口爆發式涌入北京,隨之而來的自然是餐飲的融合、豐富、發展。”走在今時北京的大街上,國際品牌、國內大牌、連鎖、小吃,各大菜系應有盡有。季淑芳感慨道:“我剛當廚師時才能做幾個菜,隨著經濟的發展,百姓需求多了,我們當廚師的會做的菜才越來越多。”
季淑芳收藏的各地菜譜
執著飲食文化事業
季淑芳在創建“廚師博物館”之后有一個打算,就是讓博物館成為餐飲人士及廚師交流的平臺。目前來這里與他交流的廚師很多,有特地來看菜譜的,也有來借菜譜的,他都不會拒絕,也有些街坊鄰居經常來找他聊聊。“前些天,有個朋友的孩子要學廚藝,送到我這里來想讓我指點幾句,我就給他講了講做菜的基本要領,讓他心里有個基本概念。”他還告訴那個孩子,要想廚藝過硬,必須苦練、有耐心。
說起現在的廚藝學習,季淑芳對記者說,他們那時大多屬于偷師,師傅做菜就在旁邊偷著學,往心里記,實在不會了就想法討好師傅,讓師傅再給指點一下。“現在學廚方便多了,學校那么多,有理論課和實踐課,手法技巧都很詳細,剩下的就看自己。設備也齊全,比我們那時好太多了,這也是社會進步的體現。”
自從搬到劉孟家園居民活動中心,博物館接待過政府、學校、旅游團、餐飲廚藝行業專業人士等,去年共接待700多人,僅憑個人接人待物還講解實屬不易。此前,有一家旅游公司帶著臺灣游客想來博物館參觀,當時季淑芳身在外地,只能婉拒。這家旅游公司聯絡他稱,過一段時間還將來一批臺灣游客,希望能來參觀。“來的人越來越多,也幫著博物館宣傳,而且豐臺區政府、文化委員會也在幫著推廣。”季淑芳說。
“雖說現在飲食文化傳承做得不夠,但越來越多的人來這里參觀,說明很多人還是熱愛飲食文化。”問及關于博物館的未來發展,季淑芳說,計劃在居民活動中心大廳的墻上寫上前言,并為“廚師博物館”設計一個形象LOGO,讓博物館越來越規范。“會永遠把博物館做成公益,也希望更多的人來交流,我必將傾囊以授。歲數越來越大了,就想為中華飲食文化的傳承出一點力。”季淑芳說。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