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后,鎮賚縣深入對標“二十字”方針,舉全縣之力,開展了村屯環境整治會戰和“六清”整治行動,全縣各村屯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堅決去除陳年存量,強化深度整治,做到垃圾清倉見底
(一)高位推動,周調度。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領導組織,每位副縣級領導包保一個鄉鎮的領導體系,在“百日會戰”期間,每周一例會專題調度環境整治推進工作,變黨政“二人轉”為四個班子“一臺戲”,形成了在縣委的統一領導下,條塊結合,分兵把口的工作格局,充分發揮了頂層設計,高位推動的強大合力。
(二)縣鄉聯動,同出力。為聚合全縣力量,統籌全縣191個部門8935名包保干部對141個行政村進行包保全覆蓋。每個鄉鎮對所轄村又派駐2—3名包保干部,并組織三委成員及黨員對非貧戶進行包保,實現了所有農戶包保的全覆蓋。在會戰期間,縣鄉包保干部與農戶同吃、同住、同勞動,真情詮釋了黨和人民群眾的魚水之情。
(三)人車同動,成效大。在百日會戰和“六清”活動中,動用鉤機、鏟車、翻斗車等大型設備2.6萬余臺(次),清理垃圾1.3萬立方米,清柴草垛1萬個,溝渠2.5萬延長米,院落1.6萬個,道路450公里,一次性實現了清倉見底。
二、健全完善垃圾治理設施,強化收集轉運,做到增量離鄉離屯
通過“三設”,實現了農村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目標。
(一)設立垃圾箱。按照鄉(鎮)人口數量及人員流動性不同的特點,因地制宜在主要鄉(鎮)所在地村屯設置不同型號的垃圾桶(箱)3805個。
(二)設立垃圾轉運站。除1個鎮正在建設外,其余9鄉(鎮)已經全部建成。又購置兩臺大型壓縮運輸車,有效解決了垃圾收集轉運處理問題。
(三)設置保潔隊伍。各村屯結合村組人口戶數、道路狀況、住房分布等合理設置保潔員3—5人,根據不同情況確定保潔面積。所有保潔員都是從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中聘用,現全縣各鄉鎮共有保潔人員1064名。各鄉鎮按每戶100元標準安排全年保潔費用。為保潔隊伍配備四輪運輸車、小型翻斗車、電瓶車等清運車輛280臺(套),每村還配備一輛四輪車拖掛掃路車,較好的實現了垃圾的日產日清。
三、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強化監管自治,做到全民共建共享
(一)制定了《鎮賚縣農村生活垃圾和村屯環境治理實施辦法(試行)》。堅決從各家各戶源頭上對垃圾進行分類治理,通過作為牲畜飼料及糞肥等由農戶自行消化處理,農戶無法處置降解的由村負責收集,統一送到鄉(鎮)轉運站。不僅有效的減少了垃圾增量,也提高了村民自覺愛護環境的意識。
(二)制定了“村規民約”。實現了所有行政村全覆蓋,為了將《村規民約》進一步落到實處,有的鄉鎮創新制定了《村規民約積分制管理辦法》,通過月評比所獲得的積分可以到村委會兌換一定數量的獎品,并通過村屯廣播等進行宣傳,有效的激發了農戶參與的積極性。
(三)建立保潔、畜禽及柴草垛等管理制度。在保潔方面,由村委會成員及村組長設立“路長制”或“片長制”,每天對所轄區域的環境衛生情況進行督導檢查,直接負責管理“片區”內的保潔員。發動村屯內一些有威望的老黨員、老典型當好“監督員”,巡回各路段、各家各戶,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在畜禽管理方面,各鄉鎮下發了《禁止家禽畜禽散放散養的規定》,有效解決了村屯家禽亂跑、糞便隨地的“臟亂”環境。同時,加大柴草垛堆垛離家出屯,在村屯四周合理距離內設置柴草、飼料用草堆放點,并加以管護。特別是今年結合秸稈禁燒工作,所有秸稈一半還田,另一半打包進行處理,達到了擺放有序、使用合理的目標。
四、因地制宜評先創優,強化以點帶面,做到干凈整潔文明
(一)大力開展宣傳發動。充分發揮婦女半邊天的作用,組織縣鄉村三級婦女干部廣泛宣傳“巾幗爭創美麗庭院?攜手共建干凈人家、幸福人家”活動,累計評選“美麗庭院、干凈人家、幸福人家”1600戶,達到了“干凈一家”帶動一片的目標。
(二)強化典型示范引領。選出360例優秀典型,通過電視展播、曬隨手拍微視頻、配圖開展網絡投票等活動進行廣泛宣傳,并在全縣“最美扶貧人物”頒布會上,對評選出的示范戶標兵進行獎勵。
(三)創新評比活動。各鄉(鎮)也通過不同形式開展評比活動。如哈吐氣鄉創新開展了“衛生好、品行好、生活好”的“三好村民”評選活動。被評定為“三好村民”,一方面通過公示欄、村屯廣播等廣泛宣傳,另一方面給予適量的物質獎勵,并在積極分子入黨時給予優先考慮等。通過各類評比活動的有效開展,農民的生活習慣極大改變。
五、外部環境同步跟進,強化整體提升,做到美麗鄉村同步
(一)著力改善居住環境。三年來,累計改造農村危房14338戶,農村住房磚瓦化率提升到92.7%。特別是去年以來,在舉全縣之力做好D級新建、C級修繕的同時,順應群眾需求,積極探索,大膽嘗試,創新提出D級危房修繕除險加固模式,得到國家住建部、省住建廳的充分肯定和廣大危改戶的高度認可。
(二)著力改善出行環境。為全力破解農村居民出行難題。三年來,投資5.7億元高標準實施了141個行政村490個自然屯通硬化路、貧困村和非貧困村屯內道路、舊路改造1103.4公里,基本實現了全縣村村通、屯屯通、戶戶通。
(三)著力改善飲水環境。三年來,投資2.5億元,共建成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427處,實現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覆蓋。其中,今年實施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165處,受益人口達5.25萬人。
(四)著力改善入廁環境。積極響應總書記“廁所革命”號召,大力推進農村廁所改造,三年來累計改造農村衛生廁所11081戶,居吉林省前列。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