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戰場同時打贏脫貧攻堅和生態保護兩場戰役,是發展的要求和群眾的期待。按照中央及省市相關要求,太白縣堅持在“山水”上做文章,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為深入貫徹寶雞市委、市政府關于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近年來,太白縣以豐富的林地資源為依托,堅持“打綠色牌,念山水經”,大力實施“生態立縣、特色富民”戰略,以“林上采、林中養、林下種、林間游”的立體林特產業發展為思路,通過實施特色化發展、規模化經營、產業化增效,把“小林業”做成了“大產業”。今年以來,太白縣進一步強化生態脫貧工作措施,以生態護林員建設、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退耕還林政策兌現、林特產業發展、“五個一批”開放行動等為抓手,全力推進生態脫貧各項工作。截至目前,太白縣生態脫貧覆蓋2018年貧困戶1213戶3844人,直接兌現補助生態補償惠農政策資金277.01萬元,戶均林業政策性增收2283.7元,人均增收720.6元。
政策引領 讓惠農政策更惠農
在工作中,太白縣堅持落實好國家生態護林員建設、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退耕還林政策兌現等惠農舉措,不斷增加林農群眾生態保護建設的收益和獲得感。
在落實生態護林員建設方面,太白縣年內聘任生態護林員330名,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330戶。同時,太白縣持續加強對330名生態護林員日常監督管理,在各林業分站每月對生態護林員巡山日志進行檢查簽字的基礎上,縣林業局由專人不定期到各鎮對生態護林員履職情況、巡山日志填寫、工資發放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目前,太白縣全年管護費已全部撥付到位,共撥付118.8萬元;生態護林員工資發放112.2萬元,人均增收3400元。
在落實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方面,今年7月中旬全縣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兌現工作已全面完成,補助資金已全部、足額兌現到戶,兌現率100%,任務完成率100%。兌現共涉及9693戶38968人1102.91萬元,其中2018年貧困戶950戶2896人117.36萬元,貧困戶戶均1235.37元。
在落實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方面,9月中旬太白縣2018年退耕還林政策合格面積兌現工作已全面完成,兌現率100%,任務完成率達100%,兌現補助資金414.75萬元,覆蓋農戶4212戶,其中2018年貧困戶356戶1151人47.45萬元,貧困戶戶均1332.9元。
產業護航 讓山更綠天更藍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總面積417萬畝,林地面積383萬畝,其中集體林地148.64萬畝,戶均集體林地148.9畝,人均36.6畝。依托豐富的林地資源,為進一步提升縣域林特產業發展規模,加大助農增收脫貧力度,太白縣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統攬脫貧攻堅,用好國家林業生態補償政策,持續釋放“綠水青山”品牌的生態紅利。
在林特產業發展中,太白縣堅持“打綠色牌,念山水經”,積極探索實施了“項目+專業合作社(或集體經濟組織)+貧困戶”產業發展模式,將貧困戶鑲嵌在產業鏈中,實現了產業長足發展、貧困戶脫貧致富雙贏。近兩年來,通過不斷強化科技培訓、加大示范園引領帶動以及加大財政涉農資金整合力度等措施,全縣共投放專業合作社(或村集體經濟組織)林特產業項目8個、資金591萬元,覆蓋帶動貧困戶507戶,發展了林下土雞、土豬、土蜂養殖、林麝養殖和中藥材種植、苗木花卉、花椒等林特產業及其加工貯藏設施等。
綠瑛專業合作社就是太白縣將其林下經濟項目投放到桃川鎮進行試點探索的合作社之一,目前已輻射帶動咀頭、桃川、鸚鴿3鎮218戶貧困戶發展林特養殖業。經扶持后,合作社年存欄蛋雞1萬余只、肉雞4000余只,土豬存欄110頭,土蜂260箱,建禽類室外林間活動場所500余畝,長年安置就業11人,當年年底發放分紅資金11萬元。同時,其眾多土特產品從線上、線下走進了西安、咸陽、寶雞等城市的商超,走上了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線城市市民的餐桌,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被農業部認定為無公害產品。
縣長張建科說:“太白縣通過生態扶貧,持續激發鄉村發展新動能,在努力實現生態保護與扶貧脫貧有機結合的同時,不斷釋放生態紅利,建設美麗鄉村,加快鄉村振興,真正讓‘綠水青山’變成林農群眾的‘金山銀山’。”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