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水泥路干凈平坦、直達農家,一棟棟農家小院錯落有致、安謐恬靜,一面面文化墻寓意生動、創意十足,一個個農民廣場寬敞平整、熱鬧非凡……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讓人心曠神怡。眼下,在徽州區的各個村落,這樣的圖景俯拾皆是。近年來,隨著美麗鄉村建設不斷推進,一個個不起眼的小村莊,實現了華麗蛻變,讓大家伙兒嘗到了村居環境改善、生活品質提升的甜頭。
美環境 提升鄉村顏值
建設美麗鄉村,自然得從撕掉“臟亂差”的標簽開始。
“以前我們村環境一塌糊涂,污水橫流、牛屎遍地,都沒地方下腳,是出了名的‘牛屎村’,人家問起來我都不好意思說是汪村的。”初冬時節,走進徽州區呈坎鎮汪村村,只見清澈見底的眾川河繞村而過,河兩岸點綴著古色古香的徽式民居,村莊巷道、房前屋后鳥語花香、干凈整潔,放學的孩子們背著書包在夕陽下快樂奔跑……記者很難將眼前所見和村民描述的畫面聯系起來。
“牛屎村”何以成為美麗鄉村?
“別村能做的,我們也能做,汪村一定能‘改頭換面’。”村委會副主任汪勝利談及工作打開了話匣子。
去年3月,汪村獲批建設省級美麗鄉村。自去年下半年起,該村圍繞“情趣田園、樂游汪村”,整合各類資金800余萬元,以環境整治村級自建的方式組織村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向村莊頑疾宣戰,累計清理亂堆亂放300余處、垃圾300噸、牛皮癬56處、糞缸160個,三線規整4000余米,綠化美化3000平方米。該村還先后實施改造黑化村內道路1400米;鋪設污水管網7700余米;鋪設化糞池220個;恢復古石板路面2400平方米;新建停車場2個及為民服務中心;安裝布設路燈78盞……“基本上都完成了,舊貌換新顏,大家心里也歡喜,茶余飯后都要出來走一走。”汪勝利開心地對記者說。
汪村是徽州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據該區美麗辦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該區聚焦“三大革命”,建立“戶集、村收、鄉鎮轉運、區處理”垃圾運轉體系,清理處置垃圾達1.3萬噸;建成污水處理設施36處,確保美麗鄉村建設點生活污水處理率達80%以上;全面革新廁所環境,累計完成改廁1365口;拆除藍色鐵皮棚103處,整治500余處……不僅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還實現了硬化到支路、配套到戶家、綠化到庭院、凈化到門口、自來水戶戶通、路燈家家門口亮。
興產業 激發鄉村活力
變美是鄉村需求,關鍵還在如何變富。
一個個特色農業產業園掩映山間,一個個鄉村旅游項目吸引游人紛至沓來,處處涌動的發展熱潮激發出徽州區美麗鄉村產業的生機與活力。走進潛口鎮澄塘村,處處花團錦簇,處處都有菜壇子的身影,花盆、洗手池、各處小品全都由菜壇子打造。見記者對菜壇子好奇,村民王志勉大爺走上前,熱心給記者介紹起來,“我們村以前家家戶戶都靠種植、腌制雪里蕻為生,腌菜用的菜壇可不少,光我家就有60個,你看到的那些小景有我家一份。”
“以前依靠雪里蕻,澄塘還是潛口存款最多的村。”潛口鎮黨委副書記徐本方說。
優美的生態環境,是澄塘“蝶變”的母體;勤勞的澄塘村民,是澄塘振興的底氣。
昔日“農耕澄塘”,今朝乘著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東風,大力培育發展特色富民產業,積極發展精致農業,截至目前已流轉了80%以上的土地。村里的黨員們成為產業轉型、發展特色經濟的排頭兵。老黨員胡銀錢率先承包了村中120畝農田,開辟玫瑰園,種植玫瑰花,生產玫瑰花茶、玫瑰酵素和玫瑰花餅,畝均效益達2萬元;果農汪延濱緊隨其后,也在村中承包了120畝農田,種植油桃、櫻桃……優美的生態環境,不僅激活了村中能人,還吸引了一批批外來客商,外來的“葛根”在這里安家,新植的“三角梅”在這里怒放。
當前,澄塘還依托玫瑰園,圍繞愛情文化,加快打造愛情宣言墻、愛情牽手墻等節點及以“愛”為主題的旅游觀光線,以進一步豐富鄉村旅游業態,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澄塘的變遷折射著徽州區農業產業的快速轉型發展。近年來,該區聚焦“一村一品”,圍繞茶業、蜂業等農業七大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精致農業,一批具有特色的產業村初步培育成型,推動村集體經濟增長;積極推行全域旅游,做活“旅游+美麗鄉村”文章,西溪南村、唐模村等聲名遠播,帶動村民致富;運用“互聯網+”產業模式,實現農村電商全覆蓋,茶葉、蜂蜜、香榧等產品乘著互聯網快車銷往全國各地……徽州區正朝著村莊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農產品變旅游產品的方向步履鏗鏘。
育新風 提升鄉村氣質
文化是美麗鄉村的“靈魂”,鄉風是美麗鄉村的印記。
陳舊的耕作農具、布滿生活印跡的古老器具、幾幢古民居乃至一門手藝、一段傳說,往往都是一個村莊的獨特印記和鄉愁記憶,而這些都是美麗鄉村建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上個周末,市民何強又帶著孩子去了一趟西溪南鎮琶村村史館。“村史館里有很多老物件別說孩子,有的我都沒見過,能在一個個小小的館里了解歷史和祖輩的生產生活情況,既能開拓視野,也是一種傳承。”由祠堂改建的琶村村史館自去年開館以來,已成為鄉村旅游和村民休閑的“新寵”。據了解,徽州區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通過修補式提升和內涵式挖掘,護住了古村落的元氣和靈氣,催生出古村落的生氣和朝氣。琶村村史館、富溪村史館等相繼開放,鄉賢文化氛圍愈濃;綜合性開發利用潛口民宅等古建筑群,集中入駐展演徽州竹雕、徽派古建材料制作等非遺文化,有力提升了坤沙等村莊的知名度。
鄉村治理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繞不開的話題。近年來,該區通過完善“四議公開”議事程序,發揮老年協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作用,變軟性約束為自覺習慣,不斷強化自治基礎。廣泛開展“星級文明戶”“道德模范”“美麗庭院”等評選表彰活動,開展“鄰里守望”志愿活動,推廣“生態美”超市、“好人好事銀行”有效做法,傳承優良村風,引領文明村風,讓鄉村治理更有秩序。“以前忙完農活,除了打牌也沒什么活動,還老有糾紛,現在跳舞、唱戲、讀報,活動多著呢,而且村里來的人多了,大家可忙的也多起來了,生活很充實。”談起現在的日子,謝國英笑得合不攏嘴。
從面子“靚”到里子“美”,如今,“美麗鄉村”已經成為徽州區的一張新名片,古老土地上的鄉村田園讓人更加心馳神往。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