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阿拉爾市南疆農機合作聯合社的269臺農機正在六師、七師、八師及呼圖壁縣、瑪納斯縣、庫車縣、巴楚縣農田跨區作業,截至11月6日,已完成作業面積69.9萬畝,每臺機車平均增收5000元,同比增長66.7%。
阿拉爾市南疆農機合作聯合社理事長姚景和向記者介紹了合作社自成立以來的成長、發展和壯大歷程。他高興地說:“團場綜合配套改革推進以來,全面取消了‘五統一’,讓我們農機職工徹底放開了手腳,改革讓我們不斷發展壯大 ,享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
改革前“路窄受限”,艱難前行。姚景和說,以前,一師農機職工只能在團場作業,作業量不足、“吃不飽”,生產生活困難。2012年,隨著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大量農機設備閑置,農機職工更是苦不堪言。
姚景和是一師十三團農機職工,最初他帶領10名農機職工以農機具入股的方式組建農機合作社,開始走出去到北疆地方縣尋找農機作業,前行艱難。
2013年9月,姚景和牽頭成立了阿拉爾豐采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他們繼續走出去,由于兵團團場存在“五統一”,進入其他團場開展農機作業仍困難重重,發展受限。
改革后“路寬易行”,闊步前進。姚景和介紹,2017年開始,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取消“五統一”,豐采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發展迎來了春天,走出去的步子更大,哪里都可以去。2017年,豐采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的112臺農機在南北疆跨區作業,作業面積 32.5萬畝,創產值9000多萬元,其中在北疆地方縣及六師、八師創產值3800萬元。合作社在實現發展的同時,職工也在改革中受益,機采棉每畝收費從改革前316元降至 180元,每畝讓利職工136元,實現雙贏。
2018 年7月1日,姚景和牽頭豐采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及師市其他團場農機合作社組建阿拉爾市南疆農機合作聯合社,變“單打”為“團打”。
姚景和說,到年底前,合作社在南疆巴楚縣、伽師縣等地還有30萬畝農機作業合同,并計劃在六師芳草湖農場組建農機合作社,與兵團北疆團場職工一起闖市場謀發展。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