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賢區是上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奉賢區委書記莊木弟告訴記者,奉賢要堅守“基本農田只增不減、建設用地只減不增”和“農民離房不失房,離地不失地”的底線,打造“鄉村里的都市,都市里的鄉村”。
這幾天,奉賢區南橋鎮六墩村村民王開紅春風滿面。因為六墩村正在奉賢區率先探索宅基地使用權流轉改革試點,即通過租賃形式將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到村,由村里將宅基地進行就地完善、就地改造、就地提升,鎮級層面以“一庭院一總部”的標準進行統籌開發,并相應給予村民經濟報酬。王開紅說,以六墩村每戶200平方米的宅基地為例,每戶村民流轉租金約9萬元/年;以租期10年計算,每戶村民將獲得穩定收入90萬元以上。他與30多戶村民將成為這項試點的首批受益者。
奉賢區政府在調查走訪中發現,農村宅基地空置現象嚴重,75%左右的農村宅基地居住的是老年人和外來人口;各鎮集體建設用地均承載了一些“三高一低”企業,土地使用效率低下;農民承包地經營模式傳統,盡管農業生產方式不斷創新,但絕大多數農民還在用舊有方式經營土地。如此一來,農村房子越來越舊,環境越來越差,農民收入增速越來越緩,農村管理越來越弱,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為破解上述難題,奉賢區去年探索建設占地50平方公里、涉及13公里濱江岸線和15個村莊的“農藝公園”。作為農村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農用地“三塊地”改革的試驗田,奉賢堅持農民“離地不失地、離房不失房”的底線思維,強化規劃引領,探索“一個特色、一個產業、一個莊園(農場、公園、庭院)”的發展模式,促進農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轉變,同時把城市的資本、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投向農村。
在這一過程中,奉賢的8個鄉鎮均在“三塊地”改革中先后嘗到甜頭。在村民們看來,農民不再是“端著金飯碗要飯”,而是主動走出去,走向市場、走向城市。
通過農村“三塊地”改革,奉賢也進入了另一個探索的重要方向,即如何讓城市發展和鄉村振興相得益彰。據了解,化妝品健康產業原本就是奉賢的優勢,在多年發展中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產業集聚,全國每4片面膜中就有1片來自奉賢。奉賢的目標是力爭到2025年,“東方美谷”產業規模實現1000億元,以此帶動奉賢城鄉一體化發展。
在“東方美谷”的帶動下,奉賢應運而生東方美谷小鎮、東方美谷大道、東方美谷園區、東方美谷小街,真正讓城市化的發展勢能帶動鄉村振興。目前,奉賢已經集中全區100個貧困村集體資產組建百村公司,由區級平臺統一運營,積極購置優質物業資產,入股東方美谷優質產業。2017年,各村實現入股分紅80萬元,充分利用產業與農村發展聯動,走出了壯大集體經濟的新路。
此外,奉賢還大力推行從“園區”向“城區”的總體轉型模式,通過以產業園區為基礎,充分依托園區內各類創新要素,成為以科創為特色,集創業工作、生活學習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現代新型宜居城區和市級公共中心,成為“科研要素更集聚、創新創業更活躍、生活服務更完善、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態環境更優美、文化氛圍更濃厚”的世界一流科學城。
實現鄉村振興,還要充分激發全民參與熱情,提高鄉村社會治理水平,構建鄉村社會治理新格局。
去年年底,奉賢區發起了一項創新行動,即動員全區每位黨員領導干部以一名普通黨員的身份走進一個村,為實施鄉村振興送思想、送眼界、送資源、送技術。在奉賢區西渡街道五宅村,村干部曹煥忠就在推動實現“產業興旺”“生活富裕”上嘗到了甜頭。“關于‘三塊地’改革,原先聽到過,但是怎么做心里沒有底。”曹煥忠說,自從黨員領導干部下村后,既幫助村干部搞懂了為什么要改革、怎么改革、改革為什么等問題外,還積極與村民面對面,幫村干部打消村民思想顧慮,并主動介紹優質項目到村,幫村里解決招商引資難等。“現在,我們已經有了明確目標,想把現有的村委會讓出來,作為實施‘一公園一總部’的基地,吸引企業入駐。未來,群眾的錢袋子肯定會越來越鼓。”現在,曹煥忠臉上沒有了愁容,積極開動腦筋推動改革。像他這樣從不知何為到知如何為的村干部,遍布奉賢175個村。
為了讓更多人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奉賢區引導區內30家知名企業與30個村開展結對共建,計劃用3年時間使結對村治理方式、環境面貌、服務設施、鄉風民俗等明顯改善,以實際行動助推鄉村振興。例如,上海新億陽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參與金匯鎮明星村結對,短短一個月,就有11個惠民項目落定;柘中集團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通過人、財、物的導入,在奉賢農村地區打造了一家“和城市一樣生活品質”的“市民中心”,讓村民喜笑顏開。
“我們要真正打好‘鄉村振興’漂亮仗,讓農業有奔頭,農民有歡笑,農村有未來。”展望未來,奉賢區委、區政府許下了承諾。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