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閻紅玉
鹽堿地、風沙大、十年九旱曾是昔日吉林省白城市的代名詞。
近年來,隨著吉林省實施增產百億斤商品糧工程、西部土地整理工程、河湖連通工程以來,白城市的生態環境日新月異,昔日的鹽堿風沙地,變成了如今水美草肥糧豐收的魚米之鄉。2018年全市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實現穩步增長,預計可達12858元,同比增長10%,糧食產量預計達到139.92億斤,增產20億斤。
白城市有適宜燕麥生長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2017年,白城市燕麥種植面積20萬畝,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全市共生產燕麥草10萬噸、燕麥籽粒2萬噸,實現產值2億元,全部實現了自產自銷,并在燕麥種植、品牌打造、招商引資上,率先實現了規模化、品牌化、項目化。
白城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郭來春介紹:“白城地區的燕麥可以種一茬也可以種兩茬,還可以種一茬后再種植別的蔬菜等。燕麥的根系發達,能起到很好的防風固沙作用。一公頃燕麥能產飼草8噸,每噸1500元-1800元,如果種兩茬,投入成本在7000元左右,農民能增收兩萬元左右。”
目前,白城市正在積極推進燕麥規模種植,大力探索“一糧一草”“兩季燕麥草”“復種燕麥草”等種植模式,由過去分散農戶種植向農業企業種植轉變。吉林省吉運農牧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通榆縣什花道鄉襄平村投入1.87億元,建設燕麥基地4萬畝。洮北區洮兒河小米專業合作社,利用前茬小冰麥,復種燕麥450畝,每畝收獲燕麥鮮草1噸以上,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金秋時節,走進白城市洮北區旭豐家庭農場,記者的目光就被路兩側的稻田所吸引,空中有飛鳥翱翔,稻田里雜草和水稻并生。
農場主翁旭豐告訴記者:“這片總計200多公頃的稻田,是經過土地整理之后形成的。從2014年開始在這里種植有機水稻,品種全部是稻花香。稻田不上化肥農藥,稻田全部是人工拔草,每人每天人工費是150元-180元。由于是有機水稻,每公頃只產2噸水稻,大米進超市的價格是30元/斤,有機水稻獲得了國家有關部門的認證。
而成立于2013年的白城市新天地家庭農場,是集水稻種植、加工、銷售及養殖為一體的新型家庭農場。種植有機水稻面積750畝,并獲得國家有機水稻認證。稻田是深井水灌溉,施用羊糞,地膜覆蓋除雜草、人工拔草、機械除草,生物制劑防治病蟲害;聘用水稻專業人員進行田間管理。稻米加工采用先進設備和工藝流程,所產有機香米營養豐富,色澤光潤,晶瑩剔透,香味濃郁,口感極佳,是人們真正喜歡的安全放心的健康美食。4年來,“易翁香”有機大米贏得全國用戶的好評。
成立于1994年的吉林省裕豐米業股份有限公司,堅持把原料生產基地作為“第一車間”,夯實原料基礎,實施“從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控制。公司大力發展自有基地建設,目前擁有水田面積達30萬畝。
公司生產的“好雨”牌系列大米,綠色無公害,所使用的農藥化肥都是低毒、無殘留,而且是精準施肥、施藥。這種高品質的大米市場前景廣闊,產品供不應求。近幾年來,產銷量在吉林省同行業企業中一直名列前茅,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公司董事長盛發介紹:“我們公司標準化水稻種植示范基地按照統一品種、統一技術規程、統一技術培訓、統一限制農藥和化肥的使用、統一農業機械化、統一田間管理、統一品牌銷售的要求,做到產、供、銷一體化生產。按照我們的品種、標準種植的合作社或家庭農場,近年來水稻收購價都是每市斤1.6元-2.3元。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引導周邊農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按照標準種植水稻,生產出安全放心的大米,讓消費者健康,讓種植戶受益。”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