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風起,又是一年重陽至。
龍應臺在《目送》中寫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何止是父母,世間所有的相遇、相處,都注定會是一場別離,而愛之深厚濃重,又怎么會不追。
小時候,并不能深刻明白重陽節的寓意和象征,直到進入初中,又大概是上高中的時候,學校老師會在重陽節那天提醒大家:今天是九九重陽節,同學們要記得感恩敬老,祝福家里的老人,長久長壽,福祿安康。
豌豆糕,是我老家重陽節的習俗小吃之一。重陽節前后,家家戶戶都會擺上這種黃色的豌豆糕,招待客人,孝敬老人。小時候,每逢老家的集會,奶奶總會買上一些豌豆糕給我吃,我是吃不慣的,太噎人,也太過于甜膩。而豌豆糕可以說是奶奶最愛吃的甜點,因為豌豆糕軟糯香甜,適合她因鈣質流失而不能過分咀嚼的牙齒。
曾經,我固執的以為,奶奶已經是一位老年人了,不會再隨著時光的變遷有什么變化,依然壯碩、偉岸,依舊健康、活力。這種想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化的呢?我也忘記了。大概是前年休假回家,突然發現,一向健步如飛的奶奶怎么突然間背脊佝僂,蹣跚踱步。又或許是兩年前在家休產假時,突然發現,一向粗糙生活的奶奶開始忌口,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那些油太大,我年齡大了,消化不了。”她以前可是從來不屑于此。又或者,過生日時我給她買了一個電動泡腳桶,打電話一問卻告訴我說她,活動有困難了,每次泡腳都要讓母親攙扶著才能完成。可是無情莫不過時間,如今,奶奶已年過九旬,說話總是語無倫次,言語停止片刻便會反復追問,在我重復數次之后才勉強點頭應和。我漸漸明白,空許未來盡孝無知無用,只需要往后的每一個可以彼此相處的日子能夠不遺余力去愛。
有人說,對子女之愛的偉大之處在于,幾乎世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惟有對自己子女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
回想起在我二十出頭的年紀,似乎身邊的所有人都關心我有沒有對象,什么時候結婚,我的奶奶,也是一邊擔憂,另一邊又后怕,催我找對象,又怕我有對象。她擔憂,是憂愁沒有人為我分擔哀樂,沒有人為我抵擋外來之物,她后怕,是怕往后的日子把更少的時間與她共享,我明白,奶奶其實只是想把我留在她身邊多幾年而已。
這個重陽,我還是一如既往的不能夠在奶奶身邊,但是,彼此的愛與牽掛卻可以代替我陪伴著她,陪伴奶奶度過這個深秋,以及即將到來的寒冬。(龜茲礦業王月月)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