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鐵塔上觸摸云朵;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高原上挑戰極限。他們就是奔走在三區兩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的最前沿的電力建設者。
在鐵塔上觸摸云朵
“這里海拔有點高,你不要這樣跑,身體會受不了的。”當看到記者拿著相機癱坐在甘孜理塘—下壩35千伏輸變電工程124號鐵塔組立施工現場喘著粗氣時,現場安全員楊光這樣告誡著說。由于施工現場位于海拔約為4600米的山上,楊光除了要確保現場施工人員按照安全規定做好相應的安保措施外,他還要隨時提醒施工人員在高原上的注意事項,“這些施工人員全部都是來自外地,他們之中大多數都是第一次來到高原,對于在高原上應該注意的事項都不是很清楚。雖然我們也給他們集中說過高原的注意事項的,但是有時候活一忙起來就搞忘了,所以我就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提醒他們。”
4月3日,在甘孜理塘—下壩35千伏輸變電工程124號鐵塔組立施工現場有10個施工人員,有的負責絞磨機的運行,有的負責監管現場秩序,有的幫忙綁扎塔材,各司其職。根據工期安排,今天他們要完成124號塔的組立工作。“這基塔昨天就已經開始組立,在平原上,像這種35千伏的鐵塔最多一天就搞定,但是在這里,海拔太高了,一天根本不可能完成這個工作。這基鐵塔周圍環境還算是好的,挨著馬路邊上,作業面也算平,但即便是這樣,要想完成組立工作,也得至少兩天。”現場施工負責人這樣說。
甘孜理塘—下壩35千伏輸變電工程124號鐵塔位于整個工程的中段,也是整個工程第一基完成組建工作的鐵塔,這也標志著該工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為了確保工程能夠如期完工,整個工程現在有4個施工隊伍共計163名員工同時在施工,而且基坑開挖和鐵塔組立工作也是同步開展,最大限度的縮短工程周期。”項目負責人曾繼波介紹著工程的具體情況,“雖然我們目前面臨著很多的問題,但是都會一一解決的,一定按期完成建設任務。”
在高原上挑戰極限
從124號塔的施工場地向西邊望去,不遠的地方有幾頂白帳篷,那是這支隊伍的臨時駐地。為了能夠節約每天在路上耽誤的時間,他們選擇將施工駐地搭建在了離124號塔不遠的地方,這里海拔和124號塔海拔相差無幾,高達4600米,帳篷周邊還有一大片一大片還沒來得及融化的積雪,帳篷里隨處可見高原應急藥品和氧氣瓶,以應對施工人員隨時可能出現的高原反應。
“這里即使白天太陽出來,溫度最高也不過幾度,晚上溫度最低時可以達到零下10度左右。現在外面都穿短袖了,我們在這里還穿這么厚。你看我穿了5件衣服,就即便這樣,在塔上的時候還是會覺得冷。”一名施工人員告訴記者,“這里條件確實太惡劣了,已經有幾個工友因為身體適應不了,不得不離開了這里,但是我們剩下的人一定會堅守到最后。”
他們面臨的問題還不止這些,由于施工駐地在山上,附近沒有人,離前后的村莊都很遠,有時還會遇到野獸。現場施工負責人告訴記者,就在前兩天,他們的幾匹運送塔材的騾馬由于受到野獸的驚嚇,四處逃竄,施工人員結隊找了幾個小時才找到,好在騾馬只是受了驚嚇。此外,施工人員平常都用煤氣罐做飯,但由于施工駐地海拔高,氣壓低,水的沸點明顯降低,飯菜也不容易煮熟,想吃爆炒一類的菜對他們來說更是奢望,加之環境氣溫低,飯菜做出來后,很快就涼了,現在他們已經習慣了在十分鐘之內吃完一頓飯。
好在甘孜理塘—下壩35千伏輸變電工程海拔落差較大,剛剛完工的124號塔屬于海拔最高的幾基塔之一,且位于工程中段,隨著工程進度的不斷推進,他們所面臨的困難都將會逐步改善。
據悉,甘孜理塘—下壩35千伏輸變電工程全線位于理塘縣境內,理塘縣屬青藏高原氣候區,具有氣溫低、日照長、晝夜溫差大、四季不明、自然災害頻繁等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僅為 3℃,含氧量僅占內地的50%,被稱為“生命禁區”,工作、生活條件極為艱苦,是四川省乃至全國氣候最惡劣、條件最艱苦的縣份之一,也是全國十二個六類地區縣份之一。該工程起于110千伏理塘變電站,止于新建的35千伏下壩變電站,新建線路路徑長為74.08千米。工程建成投運后,將有效縮小電網供電半徑,實現下壩片區電網與主網相連,切實提高下壩片區的用電穩定性,并解決下壩片區覺吾鄉230戶、亞火鄉170戶、莫壩鄉90戶居民的日常生活、農牧種養殖、產品初加工等用電問題。肖順華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