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名字雖然生僻,但是卻很隨意,就是因為我生于農歷八月初十,老爹就隨意就給我取了這個肸字。剛來上班時,大家好多不認識這個字,所以就喜歡叫我‘月八十’,我都習慣了。”畢節織金供電局計劃建設部主任曹肸每次面對新認識的朋友,都要解釋一下這個肸字的由來。
曹肸,生于貴州省清鎮市衛城鎮大十字居委會四段六組,從小在大山中長大的他用自己不一樣的方式與無數大山中的百姓一同走在了扶貧路上。
不一樣的童年
“在我小時候,對于貧困沒什么概念,只是記得我們小時候玩的是玻璃珠和滾鋼圈,但是城里親戚家的孩子玩的就是小霸王游戲機,當時就勵志長大以后去城里住,然后買一臺小霸王游戲機”。從“泥巴地里”走進“城市”去買一臺小霸王游戲機,這是童年的曹肸走出大山的一個最初的想法。同時,曹肸也明白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從小就十分努力,成績在班上十分拔尖。
后來自從上高中,曹肸離開養育了他的小村莊,來到了清鎮市第一中學讀書,實現了走出大山的第一步;后來曹肸高中畢業以后就讀于貴州省電力技術職業學院。隨著曹肸的一步步成長,他也離曾經的小村莊越來越遠。但是,在前進的途中越是看到繁華的城市,曹肸的心中對改造家鄉,助力家鄉發展的心愿越是強烈。
參加工作以后,因為專業限制,曹肸只能到離家不是特別遠的織金縣工作。雖然織金縣不是從小長大的地方,但是在這個風土人情很熱情的地方曹肸很快把這里當做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既然織金這個地方接納了我,也將繼續養育我后半輩子,那我就要加上家鄉那份養育恩情一起,將我的力量回報給織金這座小城,讓他發展得更好。”曹肸說道。
不一樣的選擇
為了自己童年時的理想,畢業后的曹肸選擇來到織金供電局上班。“我當時其實是可以選擇留在清鎮一個私人企業上班的,但是供電局的工作給我的感覺更有意義,想著能與客戶溝通,為客戶解決問題。”曹肸懷揣著這樣的夢想就選擇了織金供電局這份工作。
來到織金供電局以后,曹肸作為一名變電站見習值班員,那時候的他只知道把設備守護好,并不知道所做的行業能為心中的所思所想做到什么......
“說實話,當時剛到變電站時,和我心中想象的職業是完全不一樣的,每天就在變電站值班,完全接觸不到客戶。”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差異,曹肸內心有一些波瀾,但是面對自己要養活自己的現實,他還是腳踏實地堅持做好自己的事情。
2012年7月,經歷了三年變電站乏味的工作后,事情出現了轉機,隨著崗位調整,曹肸來到了計劃建設部做專責。剛剛走上這個崗位的他隨著師傅走進了大山深處去為變電站及各種項目尋址。身在異鄉,走進大山與村民們交流的他就像是回到家鄉一樣親切,也終于找尋到這份工作與理想的契合點,也證實了他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
“外面的世界這么美好,應該讓所有大山深處的人們都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的。”這就是扶貧路上曹肸一直堅持的信念。
不一樣的經歷
在經歷了變電站值班員、計劃建設部專責、辦公室文秘專責、計劃建設部副主任后,曹肸又前往了貓場供電所擔任所長。
“到供電所以后,我才真正了解了這份工作,每天與客戶打交道,真的是看遍了人生百態。”說起供電所工作經歷,曹肸總是有說不完的故事......
在一次走訪排查客戶用電問題的過程中,曹肸走到了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家中,看到老人家中所有用電器就只有一顆電燈泡,老人做飯就用一個農村用的敞開式火爐,因為沒有足夠的煤燃燒,做飯都顯得費勁,曹肸心中一頓酸楚。老人聽說來的幾個小伙子是供電局的職工,就抹開了眼淚,緊緊拉著曹肸的手:“幾位領導,一定要麻煩你們幫我解決一下我這個電的問題了,雖然我平時都不點電燈,但是晚上起夜沒有燈真的沒有辦法呀。”
認真傾聽后,曹肸了解到老人之前用的一直是鄰居家的電,后來因為發生了矛盾,鄰居家不讓她用電了,老人家晚上活動不方便。曹肸心中五味雜陳,回到所里后,立即請業擴員為老人辦理好電表,并前去為她安裝,又為老人換上比較明亮的燈泡。明亮的燈泡下,老人駝著的背似乎都直了不少。
“本來老人不愿意換瓦數大的燈泡,說她沒有經濟來源,交不起更多的電費了,曹所長告訴她這個不耗電以后她才安心用,其實每個月都是曹所長自己把電費付了。”貓場供電所營銷專責陳朝富說出了事情的原委。
供電所是電力行業服務老百姓的窗口,也是傾聽百姓用電需求的平臺,曹肸在供電所這兩年時間里,與所里的師傅們同上通道清理深山,同下搶修現場,熟悉了鄉鎮電網的構架,更加了解到老百姓最真實的用電需求,為其后期的扶貧路奠定了堅定的基石。
“這十多年以來,變電站、供電所以及辦公室我都呆過,這些不一樣的經歷對我后來在計劃建設部開展工作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曹肸說道。
不一樣的心境
2018年3月,曹肸再一次回到了計劃建設部,回到職能部門后,曹肸根據這兩年在基層的經驗,帶領整個團隊熬更守夜為申報項目做資料。
“最長的一次記錄我們在辦公室呆了26天,困了就交換著在辦公室躺一下。”計劃建設部梅磊感嘆。
計劃建設部是全局電網建設統籌的地方,作為計劃建設部的主任,曹肸也深感壓力大。“就是怕有時候供電所的兄弟們沒統計到位,讓電壓真正很低的地方就用不上好電,那還談什么脫貧。”曹肸對于很多項目都是親自到現場去核實,確保項目落地在對的地方。
確認項目落在對的地方才是第一步,施工過程中,還要協調老百姓與施工隊,確保老百姓的利益得到保護。
有一次,曹肸接到一個投訴工單,打開一看寫的是施工隊未付清老百姓的房租問題,曹肸立即放下手里所有的事情前去處理。經過協調處理,幫助當地老百姓三天內獲得應得的3萬余元房租。自那以后,曹肸緊盯施工單位按時發放農民工工資,及時付清老百姓的賠償金等。
“老百姓的事就是大事,只有把老百姓說通了,讓他們明白這個項目給他們帶來什么,他們才會充分地理解你這份工作。還是要靠多溝通,有時候我一天下來‘雞嘴’都說成了‘鴨嘴’了。”曹肸幽默地將這份工作的困難用兩個詞說了出來。
經過一年的努力,在2019年,曹肸獲得織金縣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其實在扶貧路上,有很多像曹肸這樣一些人,他們不是駐村干部,也不是基層干部,但是卻從不缺席脫貧攻堅戰,他們默默為全縣爭取電網建設資金,攻堅克難完成項目選址,在條件極不支持的條件下,保證施工人員安全投運了千余臺配變,極大程度上改善了供區內客戶生產、生活用電,為助力織金縣脫貧摘帽提供較好的供電基礎。
2020年,是電網“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月八十”脫貧之路一個重要節點。“新的一年,不負韶華,以更加積極的心態迎接這充滿挑戰的一年。”作為預備黨員的曹肸在2020年新年來臨之際,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告別之前的榮譽,為未來的自己加油打氣。扶貧路上,曹肸一直在以另一種方式與全中國人民們共同前行!(吳越)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