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渤海,在建的蓬萊項目進入調試高峰期,項目向綠色安全投產邁進了重要一步。該項目體量規模大、技術難度高,海洋環境和地質環境相對復雜,中國海油工程項目人員從項目啟動即全流程采用綠色制造模式。
自成立以來,中國海油即對標國際領先水平,采用國際標準體系規范開發、建設海上油氣田。經過多年精耕細作,建立了覆蓋設計、制造、維修和拆卸等海洋平臺工程建造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制造體系,進而提升海上油田的“綠色指數”,即最大限度地保護周邊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排放、降低能源消耗。
設計先行,走穩綠色第一步
“我們通過應用LED燈、優化生活樓中央空調等9項優化創新設計,預計能在項目運行期節約1.5萬余噸標準煤。”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油工程)質量健康安全環保部節能減排崗位經理王鑫與設計人員一起為項目算了筆“節能減排賬”。
處于制造前端的設計階段,對資源和環境的考量直接關系到工程建設的“綠色指數”。經過多年探索和持續升級,中國海油建立了一套成熟、規范的海洋工程設計標準流程。在每個油氣田設施建造前,設計人員都按照油氣田環評要求和更為嚴苛的國際排放標準,對工程項目進行全流程設計,通過推廣綠色環保可再生材料、采用先進生產水處理工藝和設備等方式,走穩綠色制造的第一步。
通過優化設計,該項目預計將在平臺設計壽命期內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1萬噸,相當于植樹610多萬棵。據了解,僅2016年至2017年,渤海油田工程項目設計環節實施的綠色環保和節能優化措施達到13項,據初步測算每年可節約運營期能耗1100多噸標準煤,年均節省運營成本920多萬元。
綠色制造,系統保證本質安全
綠色制造是個系統工程,進入項目實施階段,從建造、運輸到安裝、維修,每一個環節的工程質量與產品可靠性都關系著油氣設施投入生產運營后的本質安全,而這份安全又是確保項目綠色環保的核心所在。
秉持綠色發展理念,中國海油建立了比肩國際領先能源工程公司的QHSE(質量健康安全環保)制度體系,不斷優化工程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并通過技術研發升級開發出綠色組塊建造、綠色焊接、綠色管線制造等多項先進工藝。這些綠色工藝在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效率、降低生產能耗和環境影響、保護作業者健康等方面獲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
蓬萊項目的組塊建造采用一體化建造等工藝,有效解決了傳統組塊建造模式下組塊占用滑道時間長、吊裝和高空作業較多等問題,效率提升約30%。這些建造工藝還成功用于渤中28/34油田群、秦皇島32-6項目等,組塊建造周期平均縮短20%,在加強海洋生態保護、降低高空作業和施工風險方面收效明顯。
綠色退役,護航環保最后一公里
作為海洋工程項目生命周期的最后環節,海上平臺組塊的拆除及再利用對于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相較于陸上油氣設施拆除,海上油氣設施的拆除及再利用不僅在技術上更具挑戰性,而且環保要求也更加嚴苛。作為國內油氣設施拆除行業的領軍者,海油工程在油氣設施的拆除及再利用領域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探索出“浮托法”“浮筒配合拖拉”等多項綠色拆除技術、工藝和管理方法。
目前,這些拆除工藝已成功運用于錦州20-2、曹妃甸1-6等近10個平臺的拆除,并走出國門,得到國際業主的認可。
以提供優質清潔能源為己任,助力美麗中國建設,是中國海油作為能源央企的堅定承諾和行動指南。下一步,中國海油將在綠色制造與智能制造的融合上持續發力,進一步升級和完善海洋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綠色體系,為推進渤海油田綠色穩產和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