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各行各業的裁員“瘦身運動”撩動了很多人的神經。而在醫藥行業中,也有一批大型藥企進行了大規模的裁員。可以說,裁員大潮滾滾向前,每個醫藥人都有些膽戰心驚。
諾和諾德裁員400人
9月18日,諾和諾德網站發布《轉變研發方式的計劃》,宣布在中國和丹麥裁員400人,作為其研發部門重組的一部分。據悉,該舉措會影響到30名中國研發中心員工。
而對于早在今年6月,就有媒體報道,諾和諾德正在考慮執行成本削減計劃,或將大幅裁員約3000人。
據悉,諾和諾德此次裁員重組旨在“加速其嚴重慢性病的管線的擴張和多樣化”,增加對核心治療領域和新治療領域的轉型生物和技術創新的投資。諾和諾德希望能夠通過精簡團隊集中精力,成功研發出一系列慢性病藥物,以分擔并減輕其核心糖尿病業務面臨的市場壓力。
此外,諾和諾德表示,預計到2018年底設立四個專注于尋找新療法和技術的“轉化研究單位”。同時,公司將加自動化,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整合實驗室基礎設施和信息技術系統,以提高研發機構的效率。
GSK裁減650個職位
9月12日,英國藥廠葛蘭素史克(GSK)宣布,將在美國裁減650個職位,包括200個內勤人員,以及450個醫藥代表職位,同時GSK此次裁員項目已經向美國商務部和各州報備,裁員帶來的資金結余將投入到新產品的研發和商業支持。
據悉,GSK此舉主要通過供應鏈優化和降低行政成本,顯著提高集團的競爭力和效率,并直接每年節省5億多美元的開支。
武田關閉1000個崗位
武田公司于9月11日公布了關閉芝加哥地區美國總部的計劃,并將其美國業務集中在Shire運營的波士頓地區,此舉將關閉1000個相關崗位,并承諾將削減約7%的合并員工。
業內表示,在這些制藥企業大規模裁員計劃的背后,其中也是眾多跨國藥企目前需要打破的生存困境。
一方面,不少重磅藥物專利保護到期,這些藥企的市場優勢將逐漸被仿制藥掩蓋;另一方面,由于重金投入的新藥研發有收效甚微。
再加上制藥企業的研發成本高、所需時間周期長、且新藥的銷售額也不如此前等眾多的阻礙。藥企縮減人員開支便順理成章地成為跨國藥企的首選,可以預見的是,醫藥行業裁員的寒流正漸漸逼近。
筆者認為,目前我國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如火如荼,隨著醫藥市場環境不斷變化,藥企商業模式面臨轉型,提升業務效率和減少員工數量的結構改革成為當務之急,大部分醫藥公司優勝劣汰也是正常的趨勢.....而在目前日益收緊的醫療行業寒冬之下,如何提高自身的不可替代性,避免“被裁員”,是很多醫療職場人眼前需要思考的問題。
文章鏈接:中國制藥網 http://www.zyzhan.com/news/Detail/72109.html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