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8年年底開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連續32年平均每年以9.9%的速度增長。以這么高的速度,持續增長這么長的時間,在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取得這樣的成果,這是人類經濟史上不曾有過的奇跡。
在1978年的時候,按照當時的美元計算,我國的人均收入是182美元,相當于世界上最貧窮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那些非洲國家人均收入的1/3(他們當時的人均收入是500多美元)。經過32年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經濟規模增加了20.5倍,人均收入在2010年達到4370美元,跨過了高中等收入國家的門檻。同時,我國成了“世界工廠”,最大的出口國,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這些成就都是大家未曾意料到的,因為國外媒體、學界從八十年代開始就一直在預測中國經濟什么時候崩潰。雖然到九十年代末,中國經濟已經有了20年的快速增長,然而直到2001年還有一本在世界上非常暢銷的書,叫《中國崩潰論》。那本書當時在國外的書店、飛機場的書攤都被擺在最顯眼的位置。但是從2001年到現在,我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不僅未減,反而加快:在1978年到2000年,平均每年增長的速度是9.7%;而從2000年到2010年是10.5%。
在改革開放的初期,我國提出的目標是經濟20年翻兩番。20年翻兩番平均每年的增長速度是7.2%。我當時認為那是不可能達到的目標,因為經濟學有一個叫“自然增長率理論”,用一個漂亮的數學模型和歷史實證經驗表明,任何一個國家除了在戰后,或者遭受自然災害的破壞以后的經濟復蘇可以達到7%或稍高一點持續增長幾年,長期以每年超過7%的速度增長是不可能的。現在發現小平同志確實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他的以7.2%的速度增長20年的目標不僅達到了,而且還超過了,不僅20年,現在已經持續了32年每年平均9.9%。雖然7.2%和9.9%差距看上去不大,但是32年累計下來,差距就很大了。如果每年以7.2%的增長速度,32年后我們的經濟跟1978年比只增長了9.2倍,現在是每年9.9%,32年以后就是20.5倍。
為什么在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經濟發展得這么快?
經濟高速增長是在18世紀以后才出現的一個新的文明現象。原因在于18世紀出現了工業革命,導致技術的發明、創新、升級的速度不斷加快,產業結構也不斷從附加價值低的農業轉變到附加值高的制造業、工業、服務業。
這樣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成為人均收入提高的基礎,也是讓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最主要的驅動力。18世紀以前中國領先于全世界,可是一百年不到,中國就從世界上擁有最鼎盛文明的國家變成世界上最貧窮落后的國家之一。原因并不是中國退步了,而是工業化國家進步太快。西方在工業革命以后,技術進步日新月異,經濟發展一日千里,而中國還停留在前現代社會的發展模式,要經過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經濟才能翻一番,于是就落后了。
如果說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是現代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那落后國家實際上是有一個優勢的。優勢是什么呢?發達國家在工業革命之后,產業、技術都是全世界最前沿的,它的產業升級、技術創新都必須來自自己的發明。發明需要的投入非常大,而成功的概率卻非常低。根據一些研究,在前沿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平均起來投入研發100項到最后只有5項技術能過關,可以去申請專利;而在申請專利的技術中,真正有商業價值的只有一項。當然這一項專利可以有全世界的市場,回報會很高,可是那99項都像打水漂,有去無回。而發展中國家現在采用的技術和產業與發達國家有差距,這個差距就是經濟學上的后發優勢。創新不見得是最新的發明,如果發展中國家善于利用后發優勢,也就是采用在世界上現成的、成熟的但比自己好的技術來進行創新,創新的成本就會非常低。根據研究,一項技術只要超過10年,拿來用基本就不用付專利費了。使用這些技術,不僅成本低,而且風險小。一個發展中國家如果懂得利用后發優勢的話,創新的成本會比發達國家低得多,速度會快得多。
根據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總共有13個經濟體(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我國臺灣、香港,還有其他的幾個國家和地區)充分利用了后發優勢,取得了至少每年7%的經濟增長,持續了25年或更長的時間。而中國是在改革開放之后才成為這13個經濟體當中的一個的。我們改革開放后能夠增長得這么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充分利用了后發優勢。
改革開放以后,讓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發展起來,這就是為什么中國很快成為了“世界工廠”。比如像現在的計算機產業、手機產業等高科技產業,國內做的其實是勞動密集的加工區段,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有比較優勢,也就有競爭力;有競爭力就可以創造利潤;有利潤就可以搞投資;投資以后,資本就增加了,比較優勢就變了——從勞動力極端密集逐漸地變成資本相對密集。在這個轉變升級過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后發優勢,這是為什么改革開放以后我國能夠發展得那么快,而改革開放以前沒有取得快速發展的原因。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來源系網絡轉載,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及時刪除。
|